美文网首页日常读书想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 花松树丛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14:36 被阅读0次

2023年7月12日,据路透社援引捷克公共电视台报道,作家米兰.昆德拉去世,享年94岁。世界上又少了一位伟大的作家。记着他说的那句话: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第一次读米兰.昆德拉是他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那是2003年下半年的某个星期日的下午,我正坐在广汕铁路奔驰的绿皮火车上,离开儿子,去到250公里外的某学院学习。车厢旅客很少,寥寥几人,安安静静,环境是相当不错的。我一个人,没有同伴。4个小时的车程里,我读的就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恍惚已经是是二十年了!

拿起书架上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皮已经破损,还有些脏,难道我当初曾经反反复复的翻阅它吗?

书中具体的情节不太记得仔细了,但当初读书是的感觉隐约存在。

初时读得混沌——不能很好的融入上作者的叙事节奏。幸好我是一个安静的人,有很好的耐心与书本磨合——慢慢的看进去了,越来越喜欢作者的叙事的故事,接受他表述的情感。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轻与重”的思考。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感谢伟大的作家,他闪耀的文字雕刻的精神世界让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生命孰轻孰重,作者没有给出答案。

就如二十年前,我选择离开十个月大的儿子,去到200多公里外的学院脱产学习两年,错过了儿子两年的陪伴。直到现在我也无法去判断当初的选择孰轻孰重?

如果……那样……会不会更好?没有必要再去纠结了。

轻重已经模糊了界限,我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好好的把当下做好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p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