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现象: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鸟笼效应也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举个栗子:
商城打折促销,衬衣买一送一,尽管送的那件衬衣并不是你喜欢的款式,但是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你还是买了回去。回家以后,发现自己没有其他的衣服和配件来配这件衬衣。很多人都不会选择把这件衬衣扔掉,而是又去买裤子(裙子)、鞋子、包包来配这件衬衣。这样,无形之中,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消费,还有一种花了一大堆钱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的感觉,生活品质大大降低。
再举个栗子,朋友送了你一个反应速度、灵敏度都极好的键盘,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鼠标配不上这个键盘,然后去换一个更好的鼠标,再过不久,你还会发现自己的电脑也配不上这个键盘……
鸟笼效应的启示
看到鸟笼人们自然就会想到鸟,这就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惯性思维是人们遵循之前固有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像物体的运动产生的惯性。惯性思维会使人们的思想固定封闭而形成盲点,缺乏突破和创新。有时,人们需要跳出限定自己的固有思维,才能使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任何心理效应都有两面性,只要合理运用,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帮助。鸟笼效应的重要特点就是它产生的心理暗示,可以影响我们的行为。合理利用鸟笼效应,利用好这一点,可以帮助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读书很重要,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但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不是很容易。
这个时候我们何不试试给自己加个“鸟笼”。
白天工作忙碌无暇看书,但是,买回来的书越来越多,整个墙面都排满了书,但是能读完的却很少。不妨试试把书放在床头,敞开一部分,这时候鸟笼效应的作用,会让人联想到我读过这本书,刚开始可能只是看到书翻开着,会拿起来随便看看,后来一天过一天,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习惯这个动作,慢慢看的页数也就多了,最终慢慢去养成按照计划阅读的好习惯。
不要让“鸟笼”束缚我们的生活。增加有效的、有利的行动,让鸟笼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真正的启迪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