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京折叠》 ---- 时间与注意力

《北京折叠》 ---- 时间与注意力

作者: _晴小九 | 来源:发表于2017-02-10 10:55 被阅读38次

【背景概括】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在16年的8月荣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书中,整个城市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折叠,并且依据阶层划分为三大空间,第一空间是当权管理者,独享有大地的一面。第二空间是中产阶级,第三空间是工人阶级,两者一起享有大地的另一面。故事情节可以简单概括为位于社会底层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了孩子的幼儿园学费冒险去其他空间送信。

【三大空间的时间设定】

“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

【时间就是生命,注意力价值更高】

自古以来,阶层无处不在,上层阶级手握一手资源以及权力,而在中下层阶级中,往往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以及权力与义务不对等的现象。在本文中,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的指出,一直以来被忽视的、隐形的不平等,即 时间。那些被控制的只能生活在夜间8小时的第三空间的人们,沉睡的16小时,不仅仅是被压缩后的时间,更是被缩短的生命。此时,不由地想到了那句从小就会背的那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现实生活中,奔波于用时间资源换取物质资源、换取生存的,始终是大多数人,也正是这些人,始终无法逃离“老鼠赛跑”的困境。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却存在着比时间更宝贵也更被人们所忽视的财富,那便是注意力。人的精力有限,注意力有限,往往一天中真正能够高效利用,注意力在线的时候也不过短短3小时左右。金钱可以再生创造,而时间本身不可控制,只能同它和解与之为友,因此,注意力在这种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16年papi酱突然暴红,占据优势粉丝;网络直播异军突起;罗胖在16年演讲时提出的时间战场等,从这一角度讲,都是对个体时间的争夺,更是对个体注意力的争抢。

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分清楚热闹和丰富,沉浸下来,然后丰富你自己”,现在想想也无非是将宝贵的注意力投放于自身,放于自身的成长之上,既不莫名其妙的凑热闹,也不心急火燎的随大流,更不为别人操碎了心肝。

这是一个注意力被消费的时代,珍惜你的注意力,关注于自己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北京折叠》 ---- 时间与注意力

    【背景概括】 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在16年的8月荣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书中,整个城市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折...

  • 《北京折叠》----折叠梦幻与现实

    2015年,雨果奖让许多国人知道了《三体》和刘慈欣;2016年,又是借助雨果奖,大家知道了《北京折叠》和郝景...

  • 北京,早已折叠,你我,谁又不是蝼蚁

    ❶ 北京时间8月21日,郝景芳凭《北京折叠》获第74届科幻界“奥斯卡”雨果奖。 《北京折叠》里,22 世纪的北京,...

  • 折叠了的北京,疼吗?

    █文/叁未 北京,折叠。 那样的北京,疼么? 夹在期间的人们,疼么? 看完《北京折叠》 似乎有了答案 《北京折叠...

  • 如何评价《北京折叠》这本书?

    我蛮喜欢《北京折叠》这本书。 在我看来,《北京折叠》这本书与我们当前社会极为相似。 当我们忽略来自各个渠道与这篇文...

  • 北京折叠,折叠社会

    读完了之前遗留了一半的《北京折叠》。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其实《北京折叠》的脑洞开的并不大,甚至还不够《天才,疯子》的...

  • 我读《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一部极其写实的科幻作品。除了折叠与时间分配外,文中并没有什么幻想的内容,而是放大的赤裸裸的吃人的社会。作...

  • 北京折叠

    我想也许背景折叠所描绘的是一种时代的落寞吧,在改革开放经理40年,在这个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的后面,在闪光灯聚焦不...

  • 北京折叠

    听说不少人读了无感,必须中年人读起来才有感觉吧…… 都是中年人在这个变幻世界里的酸楚:排队上幼儿园、花钱买学位、人...

  • 北京折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折叠》 ---- 时间与注意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r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