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如果我犯了错误会自责: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深深的自责,不仅让自己的感觉非常不好,而且也没有很好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最近看了《自控力》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以前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同时也从这本书中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作者认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是最容易导致抑郁的因素。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
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比如,在压力和挫折面前支持自己、对自己好一些。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所以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原来,在我们面对错误或失败的时候,“自我谅解”比“自我批评”更能帮助我有勇气面对现实,更有力量去改变。
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些角度思考问题能减少罪恶感,并增加自身的责任感。作者甚至觉得这个是让我们重归正途的最佳途径。具体怎么做呢?
当我们犯了错,发现自己有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妨试着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当然最好用纸和笔写下来。
1.我现在情绪如何?感觉如何?怎样描述那种感觉?是自我责备吗?若是,我对自己说了什么?(PS:从自知的视角让自己看清自己的感受,而且不会急于逃避。)
2.告诉自己,我只是一个凡人。凡人犯错很正常,而且我仅仅是犯了一个错误,并不是所有我是一个错。挫折并不意味着我本身有问题。我尊敬的、关心的其他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挫折吗?(Ps:这个视角会让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声音变得不那么尖锐,不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中。)
3.如果我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我会说哪些鼓励的话?我会如何鼓励Ta继续追求目标?(PS:这个视角会为我们指明重归正途之路。)
我试着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对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了梳理,感觉舒服多了。
最后,想提醒自己:《左传·宣公二年》中这句:“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同时,还想告诉自己:“挫折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够说明自己永远不会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