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希腊是大众喷绘的代表,那么巴塞罗那则是名家荟萃的宝地。参观了毕加索和达利博物馆,发现他们的作品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用抽象的线条和明暗的色彩来表达对内心的情感,除了毕加索成长时期的风景、肖像画,基本上看不到完全写实的创作。
有趣的是不论是达利还是毕加索,再抽象的人物画往往都有一个真实的女子做模特,比如达利画的是他的妻子,毕加索画的是他的女友。看到达利用各色岩石堆砌而成的女子形象,我不禁问,到底是先有了实体,还是先有了画呢?如果先有了画,为什么还需要模特?如果先有了模特,为什么画里完全看不出模特的容颜?也许艺术就是1分真实,9分想象的结合,写实的作品因为内容过于浅显,才难以传达丰富的寓意。
相比毕加索,我更欣赏达利的为人,因为达利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而且比他大10岁,他们一生没有子女,比毕加索更忠贞专一。毕加索的女友单单能说得出名字的就有7个,而且为他生育了很多子女。如果说伴侣的变换可以给艺术家带来新的灵感,那么相濡以沫的守候则能给人更深刻的体悟。比如《看海的加拉》,达利把妻子看海的裸体背影融合在林肯的头像里,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深爱和对和平的向往。虽然这幅画创作时加拉已经七十多岁了,可在达利眼里,仍然宛如天仙,柔美动人,实在让人羡慕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