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天地艺海
从梵高到莫奈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从梵高到莫奈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作者: 阿琴呓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5:26 被阅读18次
1886 紅色罌粟花 美国康州哈特福特-伟兹沃尔斯博物馆

老师带领我们做情绪感知练习的第二个作业:欣赏西方油画大师作品:梵高,莫奈,马蒂斯,米罗,塞尚,席勒,毕加索,达利,蒙克,萨贺芬,弗里达,选择其中一幅油画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刚拿到作业的时候我很局促,我对画品完全没有鉴赏能力。我对于油画没有过多的接触,认知仅仅停留在梵高的几幅名画。接到老师的作业后,我再网上一一进行搜索,欣赏他们的作品。

选择一幅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选择就意味着我想表达或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我。

01

我在众多的画中,梵高的画依然对我有着浓浓的吸引力,从他的画里,我感受到了梵高的强烈的、躁动的情绪,这种强烈让我意识到,梵高有多么强烈的痛苦,就有多么浓烈的热爱。

他的画笔触短,色彩对比度强烈,浏览完了他的所有作品,我的似乎也跟着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似乎意犹未尽,但似乎已经在喘息。

是的,我需要休息

梵高 1888 麦田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02

最终我选择了莫奈的《睡莲》作为我表达的作品。

第一眼看去,很普通的一幅画,整幅画面色彩跨度很近,让人感觉很沉稳,很安静。静静的盯着画面好看一会,就看着画面中的、水下的浓郁的水草活了,岸上草木的倒影也活了,一朵朵睡莲躺着莲叶上依然静静的开着。

莫奈 《睡莲》

看到了莫奈的画,我感到自己正好在这幅画的山顶,看着这片大海,微凉的海风阵阵,轻柔的吹起的我的头发。

莫奈 作品

03

老师问:为什么你最终选择了莫奈而不舍弃了梵高的作品?

我想我最终选择了莫奈的《睡莲》,与我现在的状态有着深深的关联。

看完梵高作品的我,内心充满了激荡,就像曾经的我一路欢快的速跑,追寻我想要的梦想、爱情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享受着奋斗、积极、努力带来的亢奋与酣畅淋漓,不怕挫折与怀疑,也挥霍着属于年轻与青春的热情。

如今我依然有着敏感的情绪,但我再像以前那么有热情,也不像年少时光那样迫切的需要找到认同感。

如今的我不再不想自己的情绪,被频繁的激起,被共鸣。现在的我似乎只想隐藏情绪,我想我开始渐渐适应成年人的“潜规则”

可能这就成长的代价之一吧。

04

马蒂斯 《生活的欢乐》905—1906年 胡安·米罗 《哈里昆的狂欢》 又名《丑角的狂欢》 1924年至1925年 保罗·塞尚  《圣维克多山》 1890 加索 《亚维农的少女》1907 达利 作品 蒙克 《生命之舞》 萨贺芬 作品 弗里达  自画像

相关文章

  • 从梵高到莫奈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老师带领我们做情绪感知练习的第二个作业:欣赏西方油画大师作品:梵高,莫奈,马蒂斯,米罗,塞尚,席勒,毕加索,达利,...

  • 从莫奈到梵高

    印象派。 命名源于《印象·日出》,原本是被挖苦,孰料却成为19世纪一种重要的流派。 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 梵...

  • 这或许就是成长

    有一天你会发现 无论面对什么事 内心平和而坚韧 除了坚强 别无选择 这或许就是成长[玫瑰][玫瑰]

  • 巴黎漫步 | 从梵高到莫奈,谁懂你深情?

    住过很多城市,逛过很多博物馆,让我一次次流连忘返,又一次次不远千里执着前来的,依然是奥赛博物馆。 被誉为“欧洲最美...

  •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回不去的老家 见不到的亲人 身边的人一波又一波 聊天记录越来越少 下班的路越来越长 或许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

  • 2018-09-15

    梵高的六幅作品 莫奈的三幅作品

  • 梵高诞辰165年:写一写我最爱的梵高

    我为什么喜欢梵高 不知为何,我总认为喜欢梵高是一件很俗的事情。凡是提及最喜欢的画家,人们脱口而出的不是梵高就是莫奈...

  • 「小诗一桩」梵高莫奈已回家

    「小诗一桩」梵高莫奈已回家 一手颜料一画框, 涂来涂去满盘脏。 梵高莫奈人人记, 不如画出莲莲鱼。

  • 莫奈和梵高

    莫奈的油画,是色彩丰富的印象画。 他的画,明亮温暖的感觉。 同一场景下的风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

  •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蒋勋破解莫奈(或梵高)之美》的读后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梵高到莫奈 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p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