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求助他人获取帮助?
答:展示诚意。
不同的场景下“诚意”有不同的解读,但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诚意”是:认真。
举个生活当中的例子。
我自己是极其注重自我空间、电话永远隐藏、且会集中安排时间回复信息的类型,长年对成长进化的专注让我对拒绝别人是没有丝毫压力、甚至是很直接和理所当然的,只会很理智的思考这件事是不是对双方都有益处,不会被世俗、人情之类的约束。
唯一有弹性空间的在于对方是不是执着和认真。
比如我家领导在家居上有些强迫症,她虽然知道我读书、工作的时候是不能打扰,但依然会执着的站在书房门口念叨、以及解释一大堆我其实不知道为啥的理由,于是我通常会无奈的站起来帮她完成,并说一句:“since you care enough to say that kinda crap”,看,真正的根结在这里,说什么不重要,哪怕是听不懂的垃圾理由,但表现出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才是别人愿意给予帮助的原因。
这是散落在日常琐碎中很小的事例,百姓日用、行走坐卧皆为道,大事小事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
我们每天脑中闪过亿万个念头,自认为天才的灵感也有不少,可真要转化为现实、创造出价值,就必须得和整个世界博弈,世间是不是需要,大众是不是认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怎么做才能落地?
建设是极其困难也是极其稀缺的,你得把一个念头、一个灵感转变为真正心心念念的理想,然后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接受外界的抨击捶打,你依然不改其志,反而更加执着,才有可能获取一点点的帮助,而最初的帮助绝大多数就是因为你的认真和执着赢得的。
日常生活里,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很难拒绝别人的认真。
成功路上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事情是好事情,可凭什么是你?这就需要展示出让人信得过的实力,一步步累积信用,假以时日,总是可以获取信众。
另外一种情况是没人看得懂你在做什么,这就需要顶住莫大的压力通过一点点推进来改变大众的认知,这是一个颠覆、推到、重构的过程,也是更难的。
古往今来的先贤伟人都是这种,颠覆,然后在废墟上重建,做得到的就是人中龙凤,当然也需要承受非常代价,“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惜身干不了大事。
没有恣肆纵情的人生不完整,没有倾尽全部的梦想才是人间不值得。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就是有对“意义”的渴求感,有了意义,这个世界才会斑斓多彩,人生才会丰富多姿,找到废寝忘食还乐此不疲的事,就是人生的意义,只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才能认真到让所有人肃然起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