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每年到了12月份,大家都陆陆续续开始做年终总结了,除了工作总结外,这一年自己给自己的复盘一定不能少。
很多人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也务必会被载入史册,那这一年自己过的怎么样,我很清楚。
01
关于工作
记得过完年,由于疫情的关系,身边各种裁员消息不断,当时焦虑的情绪就上来了,好在我负责的项目暂时被保留了下来,但老板的要求就是这个月项目必须扭亏为盈。换来的也是早晨从打开电脑开始,到晚上睡觉前,没有间断的工作。
尽管复工后的2个月确实业绩翻了3翻,但最终整个项目还是被砍掉。
但裁员之后,内心反而很平静,在进行了自我对话之后,我的内在小孩告诉我:
1)在这份工作之中还是学到了很多;
2)工作之初非常投入;
3)后期已经完全不享受工作本身带来的乐趣;
4)与其说是公司放弃了我,倒不如说是我不再享受这份工作;
关于工作,我的答案就是每次遇见和离开都是一种缘分,遇见时好好相处,离开时不留遗憾,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在每份工作中尽可能多的优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把某一项技术钻研得更深入,这样的话也许能抵抗所谓的“中年危机”。
就像我们公司的一位陈老师,将近50岁的年纪,却专注做了十几年销售,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刚开始来公司,看到现在的销售都是90后,自己也后怕,怎么拼过这群90后。
但事实证明,2个月之后,她成为了公司的top sales,而且时间长达半年,后来了解那些90后的销售,不是半路出家开始做销售的,就是这个行业做半年,那个行业做3个月的。
只有陈老师是公司唯一一个坚持在一个行业坚持一个工作岗位做了十几年,她的那些技巧都是靠她自己在每一次拜访客户时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就算告诉大家也没用,因为和人打交道这件事情不是上课能学会的。
所以,我今年在工作中悟到了一个道理,与其花大量时间去研究哪个行业现在最火,什么工作可以做到退休,哪个工种可以对抗中年危机,倒不如踏踏实实把你遇到的每一份工作做到极致。
孔子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口中的中庸很多人都觉得是平庸,做个差不多就可以了。其实恰恰相反,我今年听到的关于中庸之道最好的解读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此乃中庸。
工作亦是如此,年轻的时候敢打敢拼,有了家庭孩子又产生了各种矛盾的想法,想要安逸、但钱不能少,最好还能一直干到退休。
反而倒是今年,突然想明白一些道理,正如疫情来了,黑天鹅来了,才会发现所有的种种都无法预测,就算预测到了,它们也会绕道而行,变化就是这个世间最稳定的一件事。
我能做的就是用心把每一个字写好,每一张图做好,每一件事情考虑周全,其他的交给时间。
02
关于时间
早餐娃吃完早饭,要去大便,我看了一下钟,告诉他还有10分钟的时间,自己把握。娃突然说了一句:“突然发现,时间过的好快啊!”
确实,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个奢侈品。
自从今年娃上了,时间是越来越稀缺了,连洗澡都变的如此匆忙。
时间又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一秒不多。
但既然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首先就得掌控时间。今年我把自己的时间分为可控时间和非可控时间。
非可控时间当然是指陪孩子的时间,陪孩子写作业、送他去上学、从补习班接他下课,给他洗澡,睡前做免疫系统按摩等等。
在宝妈群里,我看到过很多宝妈都会抱怨自己最烦的时间就是陪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但我今年突然发现,如果这块时间的多少和质量高低也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刚开始,我带娃写字的时候,偶尔还会看看手机,娃的字写不好我就让他自己擦掉重写,结果就是他在没有我用心参与的情况下,整个作业时间拖的非常长,而且作业质量不高,他的情绪不好,我的情绪更糟,我觉得自己的时间都被他浪费了。
但有一次我尝试手机放厕所,整场全心全意的陪他写作业,写的不好一笔一笔教他,很快娃的字全部写完了,不仅写的好而且非常快,那天他还多了很多时间搭积木。而我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
所以,在无法掌控的地方,我们还得去努力想办法掌控,因为掌握得越多,不确定因素就越少。
对于可掌控时间,得来不易,必须好好规划。
读书时间——读书就像遇见一个陌生人,带给你的东西只有你读懂它之后才知道。最近整理了一下今年的读书清单,看了83本书,虽然比去年少了一些,但依然能保持读书这个习惯,关键在与手边得时常有书,一有空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翻开它,毫不犹豫。这样也就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时间。
写作时间——前段时间有个老师问我“今年靠写作赚了多少钱?”,说来惭愧,今年基本都是自己在写,没有作任何投稿,而写作的时间大多都是等孩子下课的那1-2个小时内完成。
前几天还收到后台的一条留言“写了这么多年,才这么点阅读量,放弃得了。”对于这样的留言当然是一笑了之,但我想说的自从养成自己的写作时间后,就像遇见了另一个自己,写作给我的带来的巨大财富远远不止金钱上的。
这种专注于指尖流淌的时间难得珍贵,也只有在写作的时候我才真正感觉自己和自己在一起。
健康时间——30岁之前考虑苗条,不考虑健康。但快要奔4的年龄,健康必须摆在首位。去年舅舅因糖尿病突然去世给我很大的警示,年轻时的胡吃海喝,总有一天都要还的。饮食清淡、只吃身体需要的饭量,不吃垃圾食品,多看关于健康的书籍,也许是这一年自己对健康时间最好的付出。
美容时间——20几岁要好看,想方设法让自己脸上没有痘痘,30几岁要好看,想方设法让自己没有皱纹,但在看了一些书籍之后,今年没有给自己入任何护肤品,美容最好是内调,清理毒素,让细胞保持健康活力比涂上千元的护肤品更能美容。
所以,今年我的美容时间更多的是用在多学习美容知识,多看美容书籍上,作为女性,好看永远是自己的追求,但要变的好看,我今年的经验之谈是“以内养外。”
休闲时间——灵魂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今年我的休闲时间都花在了旅行和亲子娱乐上,带着娃去了三亚,又去了云南,都是炎热地区,却完全不同的感觉,三亚闷热难耐,云南却经常下雨,雨后异常凉爽。
旅行的意义就是教会自己活在当下,就像大自然的万物,不管怎么样总能生长,不会因为刮风下雨而停滞向上。
2020,时间看得见。
03
关于学习
从4年前知识付费兴起之时,我就开始了线上课程的学习,也许我是较早一批知识付费用户。
如果说四年前的学习只是解决我的焦虑,那今年的学习就是在落地。
记得之前一位老师说过“没有遇到问题的时候,知识就是知识,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把知识用出来的,才是智慧。”
学了那么久的实用心理学,今年在遇到各种情绪,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时候,真正的学会了回到自己内在,学会内观,感受情绪的发生,看见内在小孩,让情绪流动,而不只是去听一门课。
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往往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首先,这种负面情绪会自己跑掉,之后也几乎不会再来找你,其次,当我只关注自己的内在,外在周围的人事物都会随之改变。
大红姐姐说过:“不要随便说负面的话,你的嘴是开过光的。”
今年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我也立刻保持觉知,告诉自己这些都是礼物,要学会看到这背后的礼物,而不是去怨天尤人,奇怪的是这样想之后,尽管有时候事情并不如我想的那样发展,但时候却会看到,事情的结果都是我最初想的那样。
关于学习,我记得张德芬老师说过自己之前重新去上一次多年前遇到的一位大师的课,课堂中讲的内容还是这些内容,只是自己现在听这些内容的感悟已经完全不同了。
确实,今年我学的课很少,但很多时候我都会把过去学过的内容重新翻出来看看,有些遗忘了再重拾起来,看看哪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到目前遇到的问题。
今天离2020年结束还剩20天,今年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更懂得管理好自己,就像疫情来袭,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管理好自己,不给社会添乱。
查理·芒格说:“无论何时,如果你觉得有东西在摧毁你的生活,那个东西就是你自己。”所以,所有问题的答案始终都是在自己,在还剩余的20天里,最大限度的管理好自己,持续精进,一起迎接美好的2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