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冷不丁看到一个冷笑话:“女孩择偶时大多会很纠结:该选择一个对自己很好却没有钱的穷光蛋呢,还是该答应另一个对自己不太好却很有钱的王八蛋,为此很是茫然无措,举棋不定”。
段子的确很“冷”也有点好笑,甭问笑点就在两颗“蛋”上。
没想到“蛋”里也有如此的笑点,甚至魅力。
那就闲拉扯一番,凑篇“蛋”文,反正闲的蛋疼。
原来这个“蛋”在汉语里是个到处游走甚至乱窜的“小捣蛋”。你我知道,汉语词语从感情表述上大致分为三类:褒义,贬义和中性。打仗似地,各自有各自的阵营。而“蛋”呢就例外了,时而蹿之这厢,时而蹦至那厢,一眨眼又装模装样跻身到中路队列里(以口语为主)。
比如褒义“蛋”:脸蛋儿,傻蛋,傻瓜蛋,捣蛋鬼,亲蛋蛋,鸭蛋脸儿,调皮捣蛋,屁股蛋儿,新兵蛋子,老实圪蛋......
贬义:坏蛋,砸蛋,软蛋,操蛋,操鸡巴蛋,王八蛋,瞎扯蛋,混蛋,滚蛋,完蛋.......
中性:闲得蛋疼,倒霉蛋,糊涂蛋,笨蛋,傻蛋,受气蛋.......
带“蛋”词语当然远不止这些,只是随手例举罢了,褒贬色彩的分类呢也是姑且,具体要看语境。与一般棱角分明,语义明确的词语相比,这颗“蛋”确实也太滑溜,忽而滚至此,忽而又滚至彼。在笔者老家的村落里,老辈人带“蛋”的名字多而又多:邻居里就有一位“亲蛋”,不远处还有个“好蛋”,再远处是一个男性“狗蛋”,而文革时被红卫兵们押至村舞台上接受批斗的则有一个“丑蛋”。看得出来,这些“蛋”名一开始只是乳名小名,只一直没个学名大名(或虽有正名,也就是将来出现在祖宗牌位的名字,但没在邻居街坊那叫开),于是就只能一直“蛋”下去,直到终老。
这些名字里的“蛋”显然与老辈人的读书少文化薄有关,但与面对鸡蛋鸭蛋鹅蛋时的喜乐之感和甜蜜感觉也少不了干系。
生活在继续,“蛋”类词语还得伴随你我下去,继续释放其独特风采。
此外就是,本小文的标题可能有粗俗之嫌,这也是没办法,几乎所有的“蛋”词语都很生活世俗,谈不上什么雅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