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
——清·徐大椿
中药治病,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忌口即服用中药时饮食方面的禁忌。
一、治病为什么要忌口?
人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身体出现了某种偏差。而这种偏差,和饮食不无关系,所谓“病从口入”就是这个道理。中医治病,就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你身体的偏性,食物也具有偏性,所以说“药食同源”,都是一样的道理。
不忌口,会影响药物的发挥,破坏药物的作用。往往血脂高的还喜欢吃肥肉,爱上火的还喜欢吃辣椒,子宫寒的女性还喜欢吃冷饮。不忌口,这种偏性得不到纠正,所以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医生的手”。坏了医生的手倒是其次的,不忌口,药白吃了,钱白花了,病情反复、加重了。对于某些严重的疾病而言,不忌口还会引起不可逆转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长痘痘可以说是个小病,对健康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往往缠绵难愈,这是因为这些患者就是痘痘体质,要治好痘痘,主要靠患者忌口,忌口比吃药还要紧。胃病,主要靠忌口,三分药物七分忌口,忌口好了,慢慢养胃,可以不药而愈。
皮肤病不能吃海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脱发不能吃甜食,腹泻不能吃红薯、玉米、香蕉等,上火、出血等病症不能吃辛辣、热性的,月经量少、闭经不能喝冷水,吃水果,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能吃核桃、巧克力、蛋糕、面包、甜食等,男性弱精、精子畸形、活力下降,不能吃烧烤、转基因食品,不能吃盐太重,要忌烟酒等。
不忌口,会影响治疗进度。对于好多寒热虚实夹杂的疑难病症而言,医生的治疗方案会有或补或泄的先后次序。自己吃辛辣或者温热滋补的食物了,医生没法直接用补或者单纯用补,还得兼顾泻火;自己吃寒凉了,医生没法直接补血滋阴,直接补血滋阴会引起腹泻,还得调理你的肠胃。本来一个月能够治好的病,不忌口可能就需要三个月。
不忌口,还会导致医生误判。哪些是药物的效果,哪些是辛辣刺激或者寒凉食物的反应,分不清了。对医生的处方和补、泄、寒、热药的比例,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干扰。医生的处方要随着你的不忌口引起的各种混乱不断调整,受累虽然是医生的,最终影响治病却是自己的。
药物治病的作用比食物大,食物坏事的作用比药物大,天天要吃饭,食物的作用大于药物的作用,忌口比吃药更要紧。因此,要治好病,一定要饮食清淡,吃药不忌口,吃再好再多的药也是白搭。
二、不治病也要忌口
人生病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偏差,这种偏差和饮食嗜好的关系很大。治病就是要纠正身体的偏性,要纠正这种偏性,就要少吃或者最好不吃平时吃得太多的不应该吃的食物。
忌口不是仅仅因为吃药、治疗,即使不吃药、不治疗,垃圾食品、对身体有害的、不适合你身体的食品,要不要忌口呢?这就好似抽烟喝酒一样,吃药的时候要忌口,不吃药的时候就可以狂吃狂喝吗?答案是不言自喻的。
正在吃药治疗的时候和病情严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忌口,不该吃的食物一定不要吃。等病情缓解或者治疗结束的时候,有些食物可以少吃一点,但一定不能多吃。具体能不能吃,吃多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要治病,要健康长寿,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一定要把忌口的原因和道理搞清楚,不要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找理由,不要反复问医生。问了做不到,反复询问何益?
三、忌口就是没东西吃了吗?
有些患者抱怨忌口太多:“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那还能吃什么呢?”
就诊之初,我们就告知患者有6种情况医生是不给予治疗的,古代称之为“六不治”,其中,“五不治不遵医嘱,不能忌口者”。治病不忌口,你白花钱,我白费力,对医患双方都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不能接受忌口约束的患者,要么是病情尚轻,要么是还没有下决心来治病。认为除了忌口之外没有什么可吃的患者,要么是平时都在吃这些的辛辣刺激以及诸多垃圾食品,要么就是食谱太窄了。
大千世界,食物何止千种百种。如果就因为这么几十种饮食禁忌,而认为再没有什么可吃的食物了,也正好说明了你的饮食偏嗜,和得病的原因所在。
在治病的时候,尽量饮食清淡,越清淡越好。饮食清淡,可以减轻肠胃负担,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干扰,便于药物的吸收,便于医生观察,对比疗效。
一般而言,不要吃性质寒热比较明显的食物,可以多吃性质平和的食物。性质比较平和的食物有:小麦、大麦、小米、大米、粳米、花生、黄豆、扁豆、豌豆、大豆、黑芝麻、土豆、胡萝卜、鸡蛋、鲤鱼、黄鱼、大头菜、鸽蛋、鹌鹑蛋、牛肉等。
总体而言,对脾胃正常的人来说,应该荤素搭配,主食为主,如小米、大米等五谷杂粮。主食尽量吃米饭、白馒头,少吃加糖馒头(北方馒头比较合适,南方馒头不合适)和面条。面条含糖分太高,吃多了容易发胖。粗的宽的厚的面条难以消化,加重肠胃负担,吃面条要煮得很烂,要吃细面条。换句话来说,从事体力劳动者宽面条合适,从事脑力劳动者细面条合适。
补充维生素,蔬菜可以多吃。蔬菜的品种就很多了,只要是蔬菜,不是生菜、凉菜,一般都没有问题。水果要根据体质和病情决定,有些患者可以少吃,有些患者一点都不能吃。肉类要尽量少吃,肉的种类也很多了,吃的话可以吃牛肉、猪的瘦肉(家养)、鱼肉、鸭肉,不要吃肉鸡的鸡肉(家养的可以)、狗肉和虾。鸡蛋可以少吃,每周以3至5个为宜,再多了也吸收不了。
对于患者来说,又根据疾病种类不同,人的体质各异,究竟哪些适宜吃,哪些不适宜吃,一方面要自己在生活中观察、总结,一方面要在真中医那里获取正确的指导。吃饭和吃药是一个道理,适宜自己、有利于病情康复的,可以多吃,不适宜的、吃了会加重疾病的,就要严格禁忌。这既是治病之道,也是养生之道。
四、常见四类忌口情形
阻碍药物吸收
油腻、肥厚、生硬的食物,不易消化,阻碍药物吸收,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都应避免,这属于服药忌口的一般通则。如《本草经集注·序录》载:“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鱼鲙腥臊。”《千金要方·服饵》载:“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
改变药物药性的食物
某些食物会改变某些药物的药性,降低药物的疗效。服用滋补中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服用活血化瘀药时,忌食蚕豆、鱼、酸冷食物;服用温里药时,不宜食生冷瓜果等;服用化燥药时,忌服烟、酒、薤、花椒、胡椒等辛辣之物;服用化湿药物时,忌食生冷瓜果、饴糖、糯米、猪肉等。
会加剧病情的食物
有一类食物称“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
如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
海鲜类大多咸寒而腥,如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症。
发物易引起发热、发疮、上火、动风、生痰、胀气以及诱发痼疾等,常见的发物有羊肉、猪蹄、鹅肉、牛肉、海鲜、香菜、韭菜等。治疗皮肤疮疡肿毒,禁食发物。
和药物同用后导致其他病变的食物
有些食物和药物同用后会导致其它病变或不良后果。如《东医宝鉴》载:“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萝卜则能耗诸血,令人发早白。”意思是服用地黄、何首乌时,食用萝卜,则会耗诸血,使人头发早白。
五、通用忌口
一般疾病:
水果、牛奶、海鲜,勿酗酒、醉酒。
醋解药性,一定程度上影响药效,服药期间酌情少食醋,最好不食醋。
感冒、上火:
忌燥性食物(炒、煎、炸、烤及火锅等),饮食上须食用炖菜、汤菜、水煮菜,以防虚火上炎,迁延病情。
肿瘤忌口:
鸭肉、鸡肉、鸡蛋、牛肉、羊肉、鹅肉、水果、牛奶、海鲜。
糖尿病:
忌花生,同时忌晚餐荤食,晚餐必须素食,且不可大于8分饱。
皮肤病忌口:
海鲜、牛肉、羊肉、鹅肉、鸡肉、鸽子肉、鸡蛋、辣椒、豆制品、菌菇类、烧烤、牛奶、火锅、韭菜、大蒜、莴苣、竹笋、水果、油炸食品。
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滋补品和保健品。
扁鹊“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