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读传家,人文真诏--故乡

耕读传家,人文真诏--故乡

作者: 俞广超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13:10 被阅读0次

    浙江省新昌县往东60里有一古村名真诏,(沙溪镇)地 貌多姿为沃州胜地。四明山脉入境,土沃风淳。真诏两字乃因一代书圣王羲之口禅而来,据考证羲之隐于距真诏村5里的王罕岭,晋帝念之欲召回为官,王羲之避之。故后人把诏书到达过的村以诏书来命名,一如“真诏”“长诏”“六诏”村。


    魏晋时期多隐士,谈玄成风。属东南山水的剡溪真诏一带,因景色秀绝,自引无数隐士争相来隐。记得有位史学大家曾讲:大抵南朝最儣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故皇帝下诏来寻隐出世

    以前的中国无论如何兵荒马乱,农村是作为很稳定的文化传承载体存在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具体的阐述),而非城市,所谓耕读传家,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小隐于世,大隐于野是当时魏晋时期真实的写照,之后就被君臣哲学改为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

    无论如何兵荒马乱,农村是作为很稳定的文化传承载体存在的。所谓耕读传家,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

    东晋士族南迁到处占山泽水,求田问舍,经百年生息,各自终成族群大村,逐引成族训家规,并各有所长。经一路传承农村就有了地主乡绅阶层,于是亦有了大量的私塾学堂,自然就产生了农村里最有文化的两个群体,即乡绅与私塾先生群体。真诏村乃人文古村,曾经文人如麻,秀才夹笆,人烟稠密,风景如画。历来以耕读传家,繁衍生息历经千年终成族群大村。尤其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因本村有很多的乡绅群体,其子女大多在上海、宁波等地受学、从军、开创实业,所以村里每年有大量银元汇入,用于购置田产、兴办私塾,发展人文。我祖父告知,真诏曾被称为当时新昌县城出东门第一文化村。

    自然就产生了农村里最有文化的两个群体,即乡绅与私塾先生群体。

    据吾村先贤唐镜湖老人讲,清末时期真诏村每年有80多担书担出门(80多个教书先生),去邻乡近县的私塾教书,当然还不包括本村的各私塾学堂的先生们。在当时那个文化普及率还不到10%的那个年代,真诏村的先贤先辈们,作为民间的文化使者,游走于县乡古道,在郎朗的读书声中完成着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人的精神。他们携孔孟之学,播现代信仰思想之源,从社会发展的广义的角度来看,这个群体对于近代中国的作用与意义,影响无疑是巨大、不可比拟的。

    真昭的先贤先辈们游走于县乡古道,在郎朗的读书声中完成着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学人的精神。

    近代中国多少史学大家、知识分子、军政要人等历史性人物很多无不都是从广袤的农村走来,都曾受私塾教书先生的大学之道的在明明之德、在止于至善的教诲,投入到了时代变革的洪流中迎风破浪,并各成千秋。纵观真诏村历代族谱,发现名人,贤儒,清吏,人数甚多。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社会中,本村耕读传家文化犹以清光绪甲午举人俞朝阳私塾授业,以及乡贤唐绍甲与举人俞春三兴办学堂尤为为典型。

    近代中国很多史学大家、知识分子、军政要人等历史性人物都是从广袤的农村走来,都曾受私塾教书先生的教诲,各成千秋。

    俞朝阳,生于同治三年,自幼聪颖好学,在光绪甲午时中为举人,处云和县训多年,其后来还乡继承祖产又购置良田十亩余,并设学堂执教。因其性情温和,道德文章高绝,被称为俞夫子,声望颇高。当时除了本村及乡邻外邻县如宁海,嵊县皆有学子前来受业解惑。其中亦不乏在后来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志士学生。俞老先生因满腹经纶,博览群书,除了向学生们授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之余,还讲授八卦,周易奇人术,如他学生石玠所言:吴师静时伏案读《周易》暇时即登山作地师。民国七年任新昌县县志协修,很多内容俱采用其所撰的《沃州小记》。

    除了本村及乡邻外邻县如宁海,嵊县皆有学子前来受业解惑。其中亦不乏在后来推动社会变革的革命志士学生。

    唐氏绍甲,秉承家学年方十六即与二兄绍科同入邑庠,一时传为佳谈,真应了真诏自古多文士之传句。先贤绍甲生于同治四年承家学,年长从学于俞俊大先生。因好读书,经史子集静心研究。日夜课余间暇,与人论文,絮絮不休时而慨然曰:我少书院,学子若于进阶。随即与赵梁诸先生向各乡进行了筹捐创办了沃东书院,后适逢政体改革,停科举,即改为现在的知新中学。

    “我少书院,学子若于进阶。”

    在清未民初(1906)左右,在真诏村现有的私塾基础上,由本村举人俞春三老先生与庠生唐绍甲等众乡贤召集决定成立甬正学堂,校址设在村中的大祠堂即唐氏静嘉堂。学堂求学规矩遵循古训,严以治学为本。规定学生第一次上学,衣冠必须整洁,并得先带给先生礼品一份,入堂先朝孔子牌位叩首诚拜,然后再向先生作鞠躬并奉上礼品。这样入学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本村举人俞春三老先生与庠生唐绍甲等众乡贤决定成立甬正学堂,校址设在村中的大祠堂即唐氏静嘉堂。

    据对我村的村史颇有研究的退休教师唐老讲,以前我村的私塾学堂的授业内容为三期:初期是授《三字经》《四字经》等,二期为《百家姓》《千家书》等实用性内容。三期为《左传》等及孔孟等的其它著作。同时还辅以珠算等教材,练毛笔字与背书是最为基本的要求与学习内容。甬正学堂以治学严而闻名乡邻,凡是学生背错课文或背不出,以及调皮不听师训皆要惩罚,一般用戒方打手心,罚跪孔子像进行反思,或在孔子像前,甫在凳子上用竹篾做的戒尺打屁股等。当然教书的先生都来自本村的饱学诗书的学究夫子们。后来曾经雕梁画柱的唐氏静嘉堂被拆除成了现在村小学校址。因此在本村俞朝阳,俞春三,唐绍甲等一干先贤先生承前启后,办学授业的影响下,使村风崇文更甚,为之后的几十年变革时代输送了众多的莘莘学子与人杰。同时还列举一小部分影响了本村人文厚度的先贤名士。

    甬正学堂以治学严而闻名乡邻,凡是学生背错课文或背不出,以及调皮不听师训皆要惩罚,一般用戒方打手心,罚跪孔子像进行反思,或在孔子像前,甫在凳子上用竹篾做的戒尺打屁股等。

    (以下资料来自于俞氏与唐氏家谱)

    唐方,字原义,生于明朝除年,居住真诏(学派为真诏派)。钻研《书经》有心得,每次县学乡试皆前茅,娶新昌小将南洲才女锦奴为妻,夫妻耕读相间,相濡以沫。 明洪武九年,唐方赴京应试,得部试第一名,官封刑事给事中,因为人正直,慷慨直言得罪权贵,后受文字狱“表谏之祸”牵连受冤而亡,其妻丁锦奴亦抗暴殉节。《明书有记载》,后平冤由兵部尚书吕光洵撰书。侃侃正色,抗言于朝,奸邪脆落,不阿不饶,中流砥柱尝弅之翅。犯颜谏诤,千古名标。左司谏梅溪(真诏)晚生胡拜撰,清白传家,梅溪(真诏)。

    “侃侃正色,抗言于朝,奸邪脆落,不阿不饶,中流砥柱尝弅之翅。犯颜谏诤,千古名标。”

    俞学献 生于乾隆四十年,恩赐登仕郎,公性情厚,勤俭成家,诗书裕后。

    俞学伊 生于嘉庆,清奇品格,金斗诸书,么更悉知,解惑乡邻。

    唐一秀 生于乾隆四十九,友爱传芳,贻谋耕读,教义有方。

    俞圣化 生于1797,年,太学生,慷慨好施,修亭筑廊泽民众。

    唐起虞 生于嘉庆十二年。太学生。由太学生捐助军饷大史秦淮,奉旨叙授奉直大夫。公义举甚多,子孙繁衍,文人鹊起为村中望族。

    俞贤达 生于1832年,太学生。性淳厚,精医学,医泽乡邻。

    俞贤儒 生于1814年太学生。性刚直果敢,修建大庆桥其为首。

    俞岐山 生于1857年,痒生。县府两试均列首位,据其弟传:吾家自曾祖以来,世传文学,兄父学吾父,皆以兄教弟,承传家学。

    唐绍芳 生于嘉庆二十五年,克精武备,略书数语,如见一生。

    唐载吹 生于1902年,省立师范学校肄业,著名海派书画家,一直居于真诏授业及作丹青。

    同时据族谱考证记载,真诏村仅生于咸丰,同治,光绪,道光年间的太学生,贡生的教书先生居然有近百人之众。正因为有如此多的乡贤与先生,才铸就了真诏村厚重的人文与书香美名。以前作为经济文化生产源头的乡村,由乡绅宗族参与自治,即使遭遇许多天灾人祸,中国的文化与道统最终都能得到了传承。这是得益于以往皇权不下州县,而做为乡村精英的乡绅群体参与管理农村这一制度。并由他们引领出的私塾先生群体,为文化与思想起到了更深传播与启蒙。这两个群体是相辅相成,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阶层。因此为表对先贤们的敬意,对真诏村村史的敬畏,将用以下这段文字作为阐述,这不但是真诏村,更是代表中国许多人文乡村的一个历史缩影:

    得益于以往皇权不下州县,而做为乡村精英的乡绅群体参与管理农村这一制度。并由他们引领出的私塾先生群体,为文化与思想起到了更深传播与启蒙。

    有这样一个村落,有这样一批乡贤,曾经在悠悠的历史各年代,他们那样的写着、教着,那样的活着。他们在民间授业解惑,耕读传家。他们所守护的、传承的,或许在今天已经逐渐在消失,但因他们而改变的历史痕迹依然是依稀可见。

    他们所守护的、传承的,或许在今天已经逐渐在消失,但因他们而改变的历史痕迹依然是依稀可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读传家,人文真诏--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zo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