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今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大量的信息等着我们去吸收,而我们大脑的处理器和内存显然不够用,这就造成了大脑的“卡滞”。
看两组统计:
1.现在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量。
2.当今世界90%的数据,是近两年内产生的。
第一句话来自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第二句来自IBM的研究。它们或许不那么准确,但的确说出了一个事实:
由此可见,我们真的走到了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
但是,有如此丰富的信息,我们应该过得非常好才对,因为我们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
可是,我们焦虑和忙碌现实现象,却是“信息匮乏”特征。
明明是信息过剩怎么又成了信息匮乏了呢?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了?
并不矛盾,因为外界的信息虽然过剩,但是对我们真正有用的信息却不多,甚至是匮乏的。
信息有真有假,发布信息的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目的不同,对人们的实效性也就会不同。
这样就很自然的提出了一个问题:
如何在大量的信息中,判断其真假?
古人云:
百家言,择其通者而纳之;师之语,有违事实而舍之。
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我们总是期盼得到权威机构或人士给予信息的肯定判断,而忘记了判断信息的根本方法。
判断方法有两个:
1.逻辑是否通顺。2.是否真实有效。
举个例子:
1.二战期间,美国的降落伞合格率为99.9%,从概率上来说,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这就造成了很多士兵的不满,军方要求厂家把合格率提到100%,厂家负责人却说,99.9%已经是极限。
军方随后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收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选几个,由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验,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这则信息咋一听,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里面的逻辑却禁不住推敲。
最主要的漏洞是,怎么可能让降落伞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来检验?
因此,逻辑不通顺,这是一条假消息。
再看一条消息:
日本处理垃圾的技术世界一流。怎么做到的呢?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就在政府办公楼附近。
这则消息乍一听,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仔细想想,日本国土面积小,垃圾分类做的也很好,为了提高处理垃圾处理水平,把垃圾处理厂建在日本政府办公楼附近,能给垃圾处理厂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得不提高处理技术。这样一看是符合逻辑的。
那么,接下来再看看是不是真的这样做的。
通过简单的上网搜索发现,日本真的有垃圾处理厂就在政府办公楼对面,上面还有大量的现场图片作为佐证。
因此,这则消息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真消息。
上面只是随便找了两个消息,用今天的方法做以举例判断。
虽然这两个例子离我们比较远,但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有真有假,而且都在被无限次的传播。
有太多的假信息经过了层层包装成真的一样,目的就是让你上套,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如果你不加思考判断,就会随波逐流推着走。走向哪里?走向别人设定好的圈套。
也许连你信任的人也会告诉你一个假消息,并不是他要骗你,而是他认为那是真消息。
我们通过信息会做出一些决定,如果你依据的信息是假的,那么,你因此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就是错的,所做的决定也是危险的。
总结:判断一件事情是真是假的方法:1.逻辑是否通顺。2.是否真实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