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时开始,写文章更多的用了理性来分析文章,少了很多感性的成分了。
的确,当我写了一堆文字的时候,慢慢却丢掉了那种轻松自在的惬意感觉,越来越听不见我内心的声音了。
昨天,当我洋洋洒洒自由书写、不去思考内容的逻辑时,很容易完成了4000字的创作。可是当我认真写完、改完一篇篇文章时,我竟然花费几个小时,然后改完之后,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很想知道,目前我的写作到达了哪个阶段了。
到底是应该用潜意识、毫无规范的模板来写文章呢?
还是依照规范模板,一板一眼去调整自己的文章呢?
好像两种状态都有,可是两种状态下来的文字,传递的感情却是全然不同的。
怎么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种写作风格呢?
如果按照我以前的写作风格,大多是用随性而为,按照心流的状态来写,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畅所欲言。完成一篇文章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写出内容往往更偏向口语化,带给阅读者轻松愉悦的体验。
一般写的内容多以个人生活感悟为主,文字多数是根据我的情绪,写着写作,你的心可能会疼,说着说着,你会跟着我一起笑。你的一颦一笑,因为阅读文字,喜怒不经意间溢于言表。
自由写作下的文章,浅浅的文字里透露着情绪,却共情了更多的人。缺少系统、逻辑性非常强的内容,阅读数据一般会比较好。文章传递出来的感知,更像是身边的朋友,听你娓娓道来你的故事。于我而言,我更愿意自由书写,保持长时间去创作内容的动力。
可是,随着自我要求的提高,你想写得好、你想让自己成为更有逻辑、有思维的创作者。
那么,你对公众号的创作不再是随意写作了,更愿意将它视为系统、专业的有深度的公众号,所以,你常常写得比较仔细,想要证明的东西很多。
比如,你会特别注重排版、段字距、封面、结束语啊,恨不得每个细节做到完美,写个公众号文章2000字,你会最起码4000字,然后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创作出有创意、有深度水平的文章来。当你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的时候,写这种文章写起来就会很累,且出文的效率比较低。并不能按时发布文章。虽说你自己认为的好,却并不能说明阅读量就会很高,毕竟这种文章一般阅读起来比较拗口,整体数据普遍不会很高,自然得不到大量推广。
凡事不要太用力,适可而止。
根据阅读习惯的研究,大多数人不喜欢阅读动辄2000~4000字的逻辑性、专业性极高的文章,更愿意阅读随意一点、有知识含量、轻松惬意的、有感情的文章。
很明显,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风格,结果显而易见。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灵感这东西,有时候泉思如涌,有时候杯水车薪,你真的很难控制。
虽说你天天用文字创作,也并不能保证写出的东西就篇篇都是精品。创作者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每天去写(“堆肥”),在一群“垃圾”文章总会偶尔有一篇能够拿得出手。
那么,两种风格,哪种更适合我们普通人呢?
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造成了读者不同的两种体验。
当然,每一种都有它的特色,而我未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才是最重要的,决定于未来你的选择。
读者群体决定了你选择的创作方向。
如果面对的群体是专业技术流,你做公众号的需求是专业、权威的内容,利于传播知识,那么你需要的是专业类的学科知识,而不是注重读者的接受程度,毕竟你的目的是推广你传播的知识。
如果你的群体是大众需求,那么你创作的内容,就要以大众热爱的内容去创作。写大家爱看的、写你自己喜欢的,内容更多是偏向于通俗易懂、共情他人的内容。你的目的是推广你的观点,感知大家的感知,内容更多是偏向于通俗易懂、共情他人的内容。
而一般广为大众接受的文章,大多数创作者以读者的心理挖掘选题,而创作却要以自我的心情感悟开始写内容,毕竟敲打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能够传递这份感知,塑造出有血有肉的情绪体,而这份真实的体验感不是人工智能所能代替的。
那么,为什么要写公众号呢?又该如何来用好这个工具呢?
这是值得每个人深究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写好公众号是文字创作者,必须要突破的窗口。
你有公众号运营能力,这是新媒体创作者加分项,文字创作可以更好帮助你做内容沉淀、交付转化。在前期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文字红利可能不太明显,直到大的流量来了,区分你的软实力技能一定是你的内容创作能力。
你想想看,罗马是一天建成的吗?
写作这个门槛看似不高,实际上是暗潮涌动。
同样资质平平的新媒体运营,有写作创作能力的瞬间可以秒杀80%的竞聘者。
写作能力是加分项,但不是必备项。你想要写得好,是需要很长时间积累的。
越是正确且重要的事情,越是坚持很久才会看得见变化。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十年,可能是一辈子。
当然,很多人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不要一口吃成大胖子。你要想清楚,怎么写得更久一点。
一下子,就回到了如何能做到一直有内容可写,这才是关键。
比如,可以做个养成式心得感悟的内容账号啊。
就拿我自己的内容来说,我持续不断分享我的创业故事,将我每日所学、所思、所想,用文字的方式传递出来,一方面完成了对知识积累的有效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方便自己随时可以查阅知识。另外一方面,你在创作的时候,将公众号作为展示窗口,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学习、创作、思考的内容,成为了作品积累的一个窗口。
你试想一下,你每天学习是不是都有不同的想法,遇见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感受。当你将真实生活里的感知写出来,是不是让别人感受到你这个真实人的塑造过程,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性呢?
而且,你根本不愁没有内容可写。
那么,你的公众号发挥着两个作用,积累作品、完成了从0~1的内容输出过程。
此时,又有人会说,我写不好,怎么办?
不用太在意写得好与不好,那是别人的课题。
如果别人说不好,难道你就不写了吗?
不,成长是自己的。毕竟我写了就成长了啊。
如果别人说好,你获得了反馈,更有动力去做好这件事了,是不是呢?
因此,你应该更加关注:公众号创作带来自身的变化,寻找创作的动力源泉。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公众号每天有内容可写,让它能持久保持更新才是我需要关注的课题。
想清楚这几点,我看清了一个真相:在一开始,不要给自己过分的要求,用自己最轻松的方式开始创作。
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写作初期的容易犯错的地方:恨不得一开始,就用十分的力量集中出击,同时又渴望获得十分的回报。
可以将这种做法想象成学打乒乓球,你全力以赴发出去的一个球,渴望自己百发百中。很显然,这不太可能。
这种极端做法导致的结果是:我对自己过分的要求,让我提不起兴趣去做这件事。
反正迟早都会失败,何必强迫自己开始努力呢?
想清楚了这点,我尝试了最擅长的方式开始着手写作,不要求每天必须写成什么样的。
每天以解决一个问题为课题展开写作,在空白的编辑页面,自由书写你的文字,尽可能记录下来能够记住的内容。
你会发现:
你学会的、掌握的、与你有深链接的知识,很容易就被记录下来。
你记不住、遗漏部分、与你不相关的内容,不论知识点有多么重要,可能你无法记录下来。
这种日更的方式, 每天围绕一个课题自由书写的方式,毫不费力完成了一篇篇素材的积累。
时间一长,以每个知识点汇聚成一个面,多个面组合成的一个巨大的知识网,形成了专属于你自己的系列专辑。
最后,写作什么是才最重要的?
感知最重要。
你可以每次,多问问自己内心的感受,文章写完了到底传递的是什么情绪,开始还是不开心。如果都没有,根据你的目标来调整你的方向。你的选择自然会暴露出你的真实想法。
长期坚持,你的文字基本上过滤了80%的多余的声音。
借用董宇辉老师这句话,献给每个热爱文字,渴望成为内容创作者的人:
人生是认真与看淡,也是执着与勇敢。
凡事尽心尽力,而后顺其自然。
写作这件事,没有诀窍,写就得了,不停地写,随心而写,为自由而生,自然会创作出专属于你的优质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