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构型 代理模式(文末有项目连接)

结构型 代理模式(文末有项目连接)

作者: _River_ | 来源:发表于2021-05-02 18:19 被阅读0次
    1:什么是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Design Pattern):它在不改变原始类(或叫被代理类)代码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代理类来给原始类附加功能。
    
    2:没用代理模式时的实例
    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性能计数器 (用来收集接口请求的原始数据,比如访问时间、处理时长)
    
    下面有一个MetricsCollector 类,用来收集接口请求的原始数据,比如访问时间、处理时长等。
    在业务系统中,我们采用如下方式来使用这个 MetricsCollector 类:
    
    可以实现功能但存在问题
    第一,性能计数器框架代码侵入到业务代码中,跟业务代码高度耦合。如果未来需要替换这个框架,那替换的成本会比较大。
    第二,收集接口请求的代码跟业务代码无关,本就不应该放到一个类中。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public String login(String telephone, String password) {
            long start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省略login逻辑...
            long end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responseTime = endTimeStamp - startTimestamp;
            MetricsInfo metricsInfo = new MetricsInfo("login", startTimestamp,responseTime);
            metricsCollector.recordRequest(metricsInfo);
    
            return "login success";
        }
    }
    
    3:使用代理模式将其解耦(静态代理)
    为了将框架代码和业务代码解耦,代理模式就派上用场了。
    代理类 UserControllerProxy 继承了父类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类只负责业务功能。
    代理类 UserControllerProxy :
        1:负责在业务代码执行前后附加其他逻辑代码
        2:通过委托的方式调用父类来执行业务代码。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Proxy extends UserController{
    
        @Autowired
        private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public UserControllerProxy() {
            this.metricsCollector = new MetricsCollector();
        }
    
        //直接继承父类 使用代理类方式即可 注意方法名最好与父类一致
        public String login(String telephone, String password) {
            long start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委托执行父类方式
            String userVo = super.login(telephone, password);
            
            long end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responseTime = endTimeStamp - startTimestamp;
            MetricsInfo metricsInfo = new MetricsInfo("login", responseTime, startTimestamp);
            metricsCollector.recordRequest(metricsInfo);
            return userVo;
        }
    }
    
    3:使用代理模式将其解耦(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如果要添加的附加功能的类有不止一个,我们需要针对每个类都创建一个代理类。
        一方面:我们需要在代理类中,将原始类中的所有的方法,都重新实现一遍,并且为每个方法都附加相似的代码逻辑;
       
    我们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动态代理(Dynamic Proxy),就是我们不事先为每个原始类编写代理类,
    然后在系统中用代理类替换掉原始类。那如何实现动态代理呢?
    
    1:启动类
    1:需要调用代理类方法 (入参为实现  返回为接口类 )
    2:调用放回的 userControllerInterface 的相关方法即可
    
    2:UserController 接口类 与 实现类
    动态代理必须有 接口类与实现类
    
    3:MetricsCollectorProxy
    里面仅有一个方法createProxy
    实际上是类似 简单工厂那样构造一个代理类
    构造过程需要:
    1: 目标类的类加载
    2:代理需要实现的接口,可指定多个
    3:代理对象对应的自定义 InvocationHandler(即进行方法上 真正的代理)
    
    4:DynamicProxyHandler
    在构造代理类的构成中
    针对 步骤3 代理对象对应的自定义 InvocationHandler
    需要重写 invoke 方法
    当真正执行对应的方法的时候 会在  method.invoke(proxiedObject, args); 前后执行相应的逻辑
    
    public class DynamicProxyDemo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etricsCollectorProxy metricsCollectorProxy = new MetricsCollectorProxy();
    //         com.sun.proxy.$Proxy0 cannot be cast to com.example.study.structural_design_pattern.proxy.dynamicProxy.UserController
    //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 = (UserController) metricsCollectorProxy.createProxy(new UserController());
    
    //        入参需要为实现类  返回需要使用接口类接收
            UserControllerInterface userControllerInterface = (UserControllerInterface)metricsCollectorProxy.createProxy(new UserController());
            userControllerInterface.login("telephone","password");
        }
    
    }
    
    public interface UserControllerInterface {    
        String login(String telephone, String password);
      }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implements UserControllerInterface{
    
        public String login(String telephone, String password) {
            // ... 省略login逻辑...
            return "login success";
        }
    }
    
    public class MetricsCollectorProxy {
        @Autowired
        private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public MetricsCollectorProxy() {
            this.metricsCollector = new MetricsCollector();
        }
    
        public Object createProxy(Object proxiedObject) {
    
            // 目标类的类加载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proxiedObject.getClass().getClassLoader();
            // 代理需要实现的接口,可指定多个
            Class<?>[] interfaces = proxiedObject.getClass().getInterfaces();
            //代理对象对应的自定义 InvocationHandler
            //注意 DynamicProxyHandler 是new出来的 因此要通过参数的方式注入metricsCollector
            DynamicProxyHandler handler = new DynamicProxyHandler(proxiedObject,metricsCollector);
    
            //创建对应需要代理的实例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interfaces, handler);
        }
    }
    
    class DynamicProxy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proxiedObject;
        private 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public DynamicProxyHandler(Object proxiedObject,MetricsCollector metricsCollector) {
          this.proxiedObject = proxiedObject;
          this.metricsCollector = metricsCollect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long start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真正的执行相关方法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proxiedObject, args);
    
          long endTimeStamp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ng responseTime = endTimeStamp - startTimestamp;
          String apiName = proxiedObject.getClass().getName() + ":" + method.getName();
          MetricsInfo metricsInfo = new MetricsInfo(apiName, responseTime, startTimestamp);
          metricsCollector.recordRequest(metricsInfo);
          return result;
        }
      }
    
    4:动态代理的应用场景
    Spring AOP 底层的实现原理就是基于动态代理。用户配置好需要给哪些类创建代理,并定义好在执行原始类的业务代码前后执行哪些附加功能。
    Spring 为这些类创建动态代理对象,并在 JVM 中替代原始类对象。
    原本在代码中执行的原始类的方法,被换作执行代理类的方法,也就实现了给原始类添加附加功能的目的。
    

    1:业务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开发
        代理模式最常用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在业务系统中开发一些非功能性需求,
        比如:监控、统计、鉴权、限流、事务、幂等、日志。我们将这些附加功能与业务功能解耦,放到代理类中统一处理,
        让程序员只需要关注业务方面的开发。
    

    2: 代理模式在 RPC 框架也可以看作一种代理模式,
    GoF 的《设计模式》一书中把它称作远程代理。通过远程代理,将网络通信、数据编解码等细节隐藏起来。
    客户端在使用 RPC 服务的时候,就像使用本地函数一样,无需了解跟服务器交互的细节。除
    此之外,RPC 服务的开发者也只需要开发业务逻辑,就像开发本地使用的函数一样,不需要关注跟客户端的交互细节。
    

    3:代理模式在缓存中的应用。
    假设我们要开发一个接口请求的缓存功能,对于某些接口请求,如果入参相同,在设定的过期时间内,直接返回缓存结果,而不用重新进行逻辑处理。
    
    最简单的实现方法就是刚刚我们讲到的,给每个需要支持缓存的查询需求都开发两个不同的接口,一个支持缓存,一个支持实时查询。
    但是,这样做显然增加了开发成本,而且会让代码看起来非常臃肿(接口个数成倍增加)
    
    如果是基于 Spring 框架来开发的话,那就可以在 AOP 切面中完成接口缓存的功能。
    在应用启动的时候,我们从配置文件中加载需要支持缓存的接口,以及相应的缓存策略(比如过期时间)等。
    当请求到来的时候,我们在 AOP 切面中拦截请求,如果请求中带有支持缓存的字段(比如 http://…?..&cached=true),
    我们便从缓存(内存缓存或者 Redis 缓存等)中获取数据直接返回。
    

    项目连接

    请配合项目代码食用效果更佳: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hesuijin/hesujin-design-pattern
    Git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cnpmjs.org/hesuijin/hesujin-design-pattern.git
    
    demo-study模块  下 structure_design_pattern  proxy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构型 代理模式(文末有项目连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at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