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出站换乘101路公交车或乘景区观光车到达青城山门。
青城山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 ,负氧离子含量4000—20000万/cm3,森林中的土壤保存着许多由森林植物掉落的种子,这些小生命潜藏在土壤中呈现休眠状态,静待适宜的机会,因环境刺激(如火灾、耕种或大树死亡而产生破空地)长成小苗,替补老树死亡或森林受到干扰产生的空缺,未来的日子,这些小苗逐渐长大,将会成为森林中的大树。
上山的路旁有一片开阔的草坪,春天到来的时候人们会在那里放风筝,或搭建一个户外帐篷,烧烤、听歌、侃大山、拍视频。路道两旁种植着水杉树,整齐有序,四季轮换着装。清晨可以见到许多长者三三两两跑步、锻炼。她们住在青城山附近多家康养酒店里,这是老来退休后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上山的路旁有一处石梯雕刻着一段故事:上古时期,皇帝有一名担任陶正的制陶官员叫宁封,正直能干,道法高深,辞官后隐于青城山,那时中原尚未统一,另一部落首领蚩尤作乱,百姓受难,他能兴云雾不好对付,为战胜蚩尤,皇帝不辞万里来到青城山向宁封学习《龙蹻飞行》之术,但开始皇帝怎么也学不会,于是宁封便执了弓箭,箭落之处形成一口泉,皇帝遵守宁封嘱咐在泉水中呆了三天三夜,终于练成道法,打败蚩尤,统一了华夏,为了感谢宁封,皇帝便封宁封为《五岳丈人》,青城山也因此又名《丈人山》,而皇帝访问宁封的这条入山小路便被称为《访宁小徑》。
青城山天下幽,是道教文化的圣地,山门外有一座建福宫在前蜀时期称“丈人观”。南宋淳熙年间,孝宗皇帝赐名为“建福宫”。据史载,前蜀时期在青城山建福宫内,曾摆放有皇帝王建铁像,前蜀后主王衍随太后、太妃曾前去拜谒。
青城山的门票在网上预约购买,疫情期间,入山需要出示行程码,进入山门,一棵存活500年的桢楠树屹立在路的中间,树杆粗壮笔直,沿着石台阶往上,上山的路分两道:从翠月湖——坐索道——上清宫——老君閣;从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老君閣。前一条路不费体力,适合时间不够充裕的游客,后一条路全程都需要徒步行走,上山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路边有人力滑竿。
进入青城山山门,靠近清溪水面处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云根”二字,是福建近代著名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于1940年题写。“云根”清溪边上,半架着一座“翠人亭”,清溪上还架有一座“仙人桥”,与“翠人亭”相连。侧立于清溪旁的“雨亭”是青城山最著名的毛亭之一。
百步一亭,沿石台阶往上,用成都人最热情的语言表达:“想要洗肺洗眼的搞快点哦,你看这里有好巴适。”
每次从山门走到天然图画,字面理解这四个字,不经过人工雕琢而存在的景色,再次邂逅它发现韵味有点浓厚。
“天”指周期,周期是天,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然”指大地上生长的万物;“图画”用线条和色彩构成的形象。“天然图画”应该是指时间与山里的万物相对存在,万物随日月而动,自然生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有别,别而有结。
是否可以理解“天道酬勤”与“天然图画” 有异曲同工之妙,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从山门走到天然图画一路向前,见到五洞天曲径通幽;见到了天师洞,天师千年银杏树屹立在天师张道凌等众人修行的道场旁;见到掷笔槽天师张道凌与鬼兵立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见到了朝阳洞晨曦吐旭,满山红紫;见到上清宫;见到老君閣;见到远道慕名而来的游客;最后能不能见到自己,围绕老君閣转上三圈再说。
植物会在晚上努力吸取土壤深处的水分,白天接收光合作用,一切都是在内部安静发生,向外的延展。
走在山道里,我像一个饥渴的小孩,渴望在树林间春天里看到树木的变化,那一份外展好似一份炫耀:“我知道你们在演绎春的到来,让我看看,生命的动力。”我抬头仰望高耸在云间的树冠,低头拾落山道间从枝条上掉下来,用于包裹新发树叶的那层绒壳,望见生长、再生长生命长河中奏响的乐章。
从山门到山顶,悄然飘落的花粉携带着土壤、空气、雨水、阳光、人类的集合体拂我一身,而不为我所知。
树木的阴面长着苔藓,还有一些爬藤类植物寄生在树杆之上,松鼠在树上奔跑跳跃,把果实藏起来,又遗忘,鸟在林间鸣叫,在生命网络里,万物是彼此依赖、彼此共存,当一种物种消失的时候,另外一种物种也会面临消失。
我数过山上的树木努力记住它们的名字:桢楠树、甜诸树、枫杨树、板栗树、锥栗树、黄心树、青冈树、朴树、臭椿树、化香树、响叶杨树、硬壳柯树、银杏树,它们在青城山上生活百年。有一棵黄心树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慧根。我见它生长在山坡的斜面,根系粗壮有力裸露在泥土之外,把山坡斜面占满。
什么是“慧根”?1、从字面理解,“根”是植物的六大器官之一,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无机盐,并且具有支持、繁殖、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2、著名主持人董卿说过“根”这个概念对中国人来说就是在清明节能够找到磕头的地方。3、从佛法理解,它属于五根之一,《阿弥陀经》里说的“五根五力”:信(信心)根、进(精)根、念(正)根、定(禅)根、慧根。4、从瑜伽理解,“树根”是眼、耳、 鼻、 舌、 身; “树干”是意;“树枝叶” 是识 ,这个整体就是阿赖耶识。5、从《树木之歌》里理解,植物的智慧有一部分并不存在于其体内,而是存在于它(尤其是根尖的部分)和其他物种的关系中。他们的根尖会合其他物种(尤其是细菌和真菌)对话,彼此交换化学物质;这类的交换并非单一物种的决定,而是整个生态群落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细菌会分泌一些小小的分子作为讯号,让细胞能做出共同的决定。这些分子会渗入植物根部的细胞,和植物的化学物质结合,促进根的生长并调节根部的构造。植物的根也会向细菌发送讯号,提供它们糖分,让细菌能够获得营养并启动它们的基因。细菌受到食物的吸引和化学讯号的鼓励,会群体在根部四周,看起来有如一层凝胶。这些细菌一旦安家落户后,便会保护植物根部,使其不致受到外界攻擎以及土壤中盐分浓度改变的影响,并促进它的生长。此外,植物的根也会发送化学讯号到土壤各处,和真菌对话。那些与植物共生的真菌接收到讯号后,就会朝着这条根的方向生长,并传送化学讯号加以回应。然后,根和真菌两者的细胞膜表面便会产生变化,让彼此能有更密切的接触。如果传送化学讯号和细胞生长的顺序对了,根和真菌便会彼此纠缠,开始交换糖分与矿物质。除了交换食物之外,植物的根部也会透过蔓延各处的真菌菌丝传送化学讯号给其他植物,让它们知道它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受到虫子攻擎或土壤愈来愈干等等。因此,土壤就像市集一样,植物的根部在此聚集,彼此交换食物,并打听左邻右舍的消息。
下山走回步道,见到园林维护人员在为步道两旁的水杉树理发,我驻足凝望。“这棵树歪了,锯这棵,要下来了,轰……, 一棵树尖尖的树顶掉了下来”。当它们躺在草坪上的时候,我触摸它,发现树里的蚂蚁也跟着掉了下来,我又看到了树木的年轮。
看着理发后两旁的树木不仅让步道景色宜人,行走起来更加舒适,也让人们得以在烈日的炎晒下稍事喘息。而它们花开果落、四时有别的风貌,更能让上山的人们体会季节的递嬗与光阴的流转。
动车要到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