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转发了@桌子的生活观 发的文章(我不确定他是不是原创作者,所以不贴文章链接,可以自行百度。先对原创作者说声抱歉。)

文章中大概讲述了吹捧流量明星对中国影视圈和音乐圈的影响,我觉得有点道理,于是点击转发并且愤青了一下。
然后就被喷的狗血淋头,其中除了一堆脏话被我马赛克掉,最扎眼的几个字就是“我追星碍你事儿了?”

既然如此,我们就来看看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公民,你到底哪里碍我事儿了吧。
借鉴一下上面文章中的观点——劣币驱逐良币
我们在日常谈论明星时,实际上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一种“产品”。
产品在百度百科里的意思是“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简单来说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创建的用于运营的功能及服务”就是产品。”
而什么是明星呢?
“现指在某个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泛指有名的演员、歌手、艺人、运动员等。”
为了满足人类精神市场需要而运营的服务,即为明星所存在的意义。
(当然那些只追求实现人生意义的艺术家,我们不叫他们为明星。)
我们把明星这个词替换成同样是产品的手机。
很显然,既然是产品就一定有优和劣。
每个人对优和劣的理解不同,但最低的底线是,它一定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
比如手机的功能,打电话。
而其他的功能,则是厂家为了吸引市场而附加的。
如果你仅仅喜欢一款手机的外表,买回家之后,却连打电话都无法顺利打通,那么这个产品的名字不叫做手机,应该叫做“装饰品”。
如果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喜爱装饰品,那么生产商为了谋利,会不断生产装饰品,以至于真正的手机千金难得。
而不喜欢装饰品想买到真的手机的人,则是受害者。
所以当许多人开始追捧流量明星时,我们在市场上就很难看到好的作品,就是这点,让我觉得十分难过。

2.“你行你上啊!”
哦我的老天鹅,怎么会有这么不讲理的人。
上面说过了,明星即为产品,而明星的作品的发布则为产品的运营。
举个例子,我为了看《回家的诱惑》花了15块开了一个影视会员。我为此消费了,说明我有给予差评和好评的权利。
如果你说,我没有开会员啊。如果你的流量和无线网不花钱的话,当我没说。
我不是很同意网上说的“我评价一个冰箱还得需要会制冷吗?”的观点。
因为评价一个冰箱至少你需要购买或租赁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为你带来了好情绪还是坏情绪,决定了你对它的评价。
所以你们相信吗,我是真的看过他/她演的剧,听过他/她写的歌才会给差评的。

3.不是完全抵制追星,而是提倡理智追星
此处的“追星”绝对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样,而是“追求好的作品”。
比如你真的很喜欢一位明星的颜,ok我觉得完全可以,但是我希望在你的爱豆发表作品时,不是一味吹捧
“哥哥好棒!你最棒了!别听他们瞎说!你很棒的!”
而是
“哥哥这次演的不是很好哦,再这样我可就不喜欢你了哼(•́へ•́ ╬)”
这样来推动明星产品向着很好的方向运营,不是很好吗?
以上

有反对的观点,欢迎礼貌的打脸。我接受不同的观点,但不接受自以为是的谩骂。
(就是因为被骂了才写的文章,我真的好惨。)
后面没什么想说的了,希望点赞的人好运常伴吧。
反正也不会有人点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