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思考人生追求这个话题,刚好看到有意思的文章,想写些什么。
我觉得人终其一生都是为了寻找自身的“完整”,那些不能从自身找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的人就会转向外面寻求“存在感”。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难以描述的一面,倘若它不被看见,我们就会陷入难以填补的空虚和孤独之中 。
这种空虚来自于我们感到自己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我存在,只有当这个隐秘的部分也被看见和互动,“存在”才变得活生生了,我们才感受到真实的自我存在。在与人交往时,和那种不随意评价别人的人相处最舒服,因为他认可对方的存在,不管你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吸收接纳理解你作为一个人难以被别人看见的一面而存在。
想到“灵魂伴侣”的定义:就是那个彼此看见对方那隐秘的、不为人知的一面的人。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带给对方一些深度的启发与思考——这些启发往往正好是彼此想要的,或是正在困惑的。
我发现人类的很多不那么让人愉快的情感都是因为自身的不完整,比如空虚,孤独,缺乏安全感。很多抑郁症患者,在社会的舆论下是他们有病吗,其实不是的,只是他们思考问题更深刻,并且“坚持而固执”,他们对世界不一样的看法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不被理解,不被看到就是“不存在”。
这种寻找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还表现在我们周围的人际关系中。你是什么样的人,会吸引和你一样的人也会吸引和你完全不一样的人。一个人要通过和他完全不一样的人表达他内心被压抑的潜意识,这样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部分,必须整合这一部分他的人性才算完整。
自身完整的存在要向内求,内心不够强大的向外寻求自身所需的人,往往会因此带来更多隐形的灾难。但是很多情况下,很多行为都是潜意识决定的,我们自身无法发觉,这也是为什么时刻“觉察自己”这种能力很重要。
处于青少年“叛逆期”的人,如果能够意识到他们的叛逆是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为了获得凡事自己做主的权利,寻求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与大人反着做,这时他们的意识就开始觉醒了。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觉悟也没有人可以点拨他们。
关于人性完整的探索我还有很多疑惑。自身的经历是不管在哪个地方,故乡或远方都无法带给自己安心感。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内心没有找到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一个心理学家说:追求人性完整的力量,要远胜过追求幸福快乐的动力。发现其实从来没有思考一定要在哪个城市落脚,更在乎是否能在一个地方找到“心安”,此处即是故土。我不知道能否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也不确定能否向内就能找到自身那份完整而踏实的感受,或是必须要借助外力。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真的逃避不了自身作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自己存在的需要,每个人只能尽力去探索尝试找到完整的自己。
以上
早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