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子的妈妈终于忍不住了,要来津城看看她未来的儿媳妇。儿媳妇要见婆婆,心里直哆嗦。小旭属于比较内向的人,要见婆婆,更紧张了。
这一次见面我终于没有赶上,正好老家有事,我回去呆了一个星期。等我从老家回来,笑笑给我描述了见面的场景。
“潘子妈不怎么满意,说小旭个不高,个不高就不说了,不够'排场',我也不知道她说的这个‘排场’是什么意思。”
“大概就是在场合上气场不够强大吧!”
“嗯,是这个意思,说小旭也不说话,没有眼力架。”“旭儿也是,潘子妈来了,她就跟人打个招呼,也不和人家聊聊天,张罗着招待招待,就在咱们屋里躲着,倒成了我在那里端茶倒水的陪着说话了。”
“旭儿紧张,做不来。”
“估计他俩这事有点难,不好过潘子妈这一关。而且我看潘子也没拿出决心来。”
“是呀,潘子很孝顺的,不想惹他妈生气。”
“那怎办?在一块都两年了,分了呀?”笑笑问道。
“我哪知道!”
这是我和笑笑私下议论的,并没有八卦的意思,只是替他俩着急。
小旭为这次见面郁闷了一段时间。一起吃饭时说到这事,脾气上来了:“她本来就看不上我,看不上就拉倒,我也看不上她,傲的很,有什么了不起的。”潘子夹在中间不好表态,埋头吃饭。
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放一放,或许船到桥头自然直吧!我们也不好多问这事,很快就淡忘了。大家还是该摆摊儿的摆摊儿,该上班的上班。
一晃到了冬天,地摊儿生意没法做了,天冷了,没有人闲逛街买东西。我俩的网店也没有做好。因为没有大的发展前途,我们的事业也只能到此了。于是又要各奔东西,就像大学我们创业失败那会一样。不同的是那会还都是光棍,这会我们都带着女朋友。
我和笑笑决定回老家结婚,过完年北上京城。潘子和小旭也替我们高兴,在手头拮据的情况下送来大红包,并祝我们白头到老。
“你们呢,什么打算?”我问潘子。
“去烟台。我老爹在烟台注册了一个家具公司,让我去做。再不去说不过去了,厂子都开起来了。”潘子的老爸早就想让他回去做家里的生意了。
“弟妹呢?”
“也一起去。”
没有泪眼婆娑的告别,也没有依依不舍。不是无情,只是没有那个必要。这个时代手机、网络随时联系,高铁飞机一会就到,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一切按计划进行。我和笑笑回家完婚,过完年北上京城,开始北漂生活。潘子和小旭去了烟台,潘子开始运营家具厂,小旭租了一个商场档口,经营女士的各种小首饰,同时做网店。
我和潘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偶尔聊几句。笑笑和小旭也是如此,偶尔聊聊各自的情况。
各自安好,瞬息一年。很快到了分开的第二个春天。
有天正在上班,笑笑突然给我打来电话。
“喂!”
“小旭刚才给我打电话了,哭了一大场!”
“啊?怎么了?”
“她一边哭一边说,我也没怎么听清楚。好像是说潘子在老家定亲了她还不知道,说潘子前两天回老家,电话不知怎么拨到旭儿那里了,然后旭儿听到那边商量结婚的事。”
“啊!”我有点吃惊,但很快又平静下来。我不知道我该站在什么立场,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大骂潘子一顿还是该恭喜他。我没法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评判他人的对错,哪怕潘子是我最熟的哥们。
“唉!”我叹息了一声。
“你要不要打个电话问问潘子?”
“我怎么问?这事没法问啊。你好好安慰一下旭儿吧。”
笑笑不再说什么,挂了电话。我也不知该说什么。
后记:就写到这里吧。本来计划写的长一些的,但是发现到这里停下来也算是适可而止了。后面的故事怎么发展,大家自己揣测吧。即使写的再长一点又怎样呢,谁又敢保证那就是故事的结局呢?
生活没有结局。
(全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