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公司是否存在这样窘境?一,业务快速发展中,内部人才梯队太弱,只能依靠大量的外部采购人才,大量外部人才导致文化适应、内部协同、成本效率的诸多挑战?二、企业打折式用人,知道在位人员能力不足,受诸多因素限制,但又不得不用之,不断在使用和调整中纠结?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能力达到胜任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架构,不会出现大问题。三、很多时候,不是教科书的因事设岗,而是因人创岗。这虽然不对,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确实会存在这样的安排。四、业务快速发展上行期,膨胀的经济数据掩盖了组织能力和人才匮乏不足关联到的问题,当企业出现困难期,浪潮退尽后,发现大量裸泳者!需要“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时”,发现无将可用,因为组织从来没有培育力挽狂澜的经营能力!关键时刻要求方显英雄本色,谈何容易?
从业快20年,深深体会到建设组织能力和人才培育,从来就没有捷径,一定需要前期多投入,多花精力,脚踏实地夯实管理和人才基础,后期才能享受开花结果。 人才培养归根结底是谁的责任?是人力资源部责任?还是业务线领导责任?还是企业一把手责任?还是三方都应有责任,责任侧重点不一样?
GE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说,他每年三分之一时间花在全球寻访人才和人才交流。小米董事长雷军也说过,他一年有70%时间花在搜寻行业专业人才。杰出公司和优秀公司的区别,不在于经济体量大小,在于是否被公众尊重!优秀公司和一般公司的区别,不在于经济体量大小,在于是否能创造出适宜土壤,激发人才潜力和创造力,实现双方共赢。作为老板和一把手,培养人才不仅仅是口号强调,更应付出实际性行动,树立明确的人才价值观,并以身作则,投入精力,参与到人才工程建设,这绝不是人力资源部扮演的角色。作为CEO和一把手,如果花了大量时间在组织内救火,管理人员也会效仿忙于各种救火,甚至以救火取得成绩而自喜,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CEO和一把手,不在组织能力和人才培养上投入精力,变成救火能手,最终会累死自己!
作为业务线领导者,需要转变思维,掌握领导和管理团队的技能,并切实承担管理责任。人才加入公司,冲着公司的品牌。人才离开公司,十有八九因为自己的上级主管。当然,因为公司主动性管理动作导致人才流失,这是另当别论话题。人力资源部无法代替业务线领导者,去开展他们团队管理工作,因为谁家的兵应该就是谁家领导来带。现实现状是,相当一部分业务线领导者,仍然把人力资源部当成自己的秘书,当成后勤角色。涉及到人和组织的问题,业务线管理人员都会说,HR需要关注这个问题,HR需要做这个需要做那个。很少有人会说,业务线领导者们,需要反思什么需要采取什么行动。这不是HR推脱,HR工作是成为好的Supporter和Advisor。“巨婴型”业务管理者,是企业管理效率提升的最大障碍!
作为HR,侧重在OTC(组织、人才、文化)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的统筹和协调,侧重对业务线领导管理团队的辅导支持。关注组织发展、提升效能、促进人才、推动文化是HR四大抓手。优秀的HR,应该坚信一个使命,无论老板做出什么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老板决定变成能落地的决定。实现这个很不容易,老板的授权、老板的信任、HR顶层设计能力、推动交付结果能力,是关键因素。
作为员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成长动机和激励因子是什么,激发自我的多巴胺是什么,每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又是什么。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打工人士的工作结果是交给组织,这是绩效需要。过程中累积交给自己,这是经验成长必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不是给老板打工,是在给自己在打工,但需要用老板的心态,对待自己职业。每个人问问自己,工作全力以赴了吗?
提升组织能力和人才培养成效,需要四方责任共担和高效协同。但最关键点,在顶层人才培养必须是CEO和一把手的头号工程,不仅在口头重视,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在执行层人才培养必须是业务线领导的核心责任。HR在人才培养中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和助推点。
最终,规模性大企业提升组织能力和改善人才培养,最终需要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来推动。聚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地图,坚持小步快跑和系统化建设并行的思路,找到短期内快赢和长期的规划结合。因为,经理人工作只是会仰望星空,现实情况时不我待,最终要务实落地。但工作只是埋头拉车,方向不明也是灾难,需要结合好。个人工作体验和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交流和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