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今天醒来后往常应该是打开手机先浏览下朋友圈,今天早晨起来打开逻辑思维听1分钟,然后按“指令”输入关键词打开关于信任的文章读一读。然后再看几篇得到的文章,就吃早饭。大体上比先看朋友圈的信息要集中些注意力,脑子感觉清醒了一些。
翻了手头的一些书,然后就开始了码子。静静地开始整理和思考。
既然今天看了关于信任的文章,下面就简单介绍下内容吧。
社会上生活,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明,信任充分的情况下,我们的沟通成本肯定会降低很多,不必将很大精力用在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当今中国社会毒奶粉、毒疫苗等等事件使得我们都普遍感觉社会缺乏信任环境。
对于一个公司、社团等组织而言也是信任使得企业得以高效运转的前提条件。组织越大越需要制度和文化的约束,这里创始人也需要身体力行地按照制度和文化行事,才能逐步建立起组织成员间相互的信任。
信任有个涟漪效应。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对自己然诺守信,然后才能培养互信,再一环环扩展到组织的信任、社会的信任。每一次涟漪外扩,等同于光子的跃迁,需要相当的能量,需要必要导致信任和“预先给予的信任”的行为。
《信任的速度》中作者Steven M.R Covey(也就是七个习惯作者柯维的儿子)指出,产生信任需要四个要素:
品德范畴的要素:诚信、动机
能力范畴的要素:才能、业绩
在这里我将其进一步压缩成诚信和业绩两个方面。我们大部分会忽视取得信任还需要能力和业绩作为支撑,事实上积累信任的过程包括让对方认识到动机的纯粹以及具有做出业绩的才能。
《信任的速度》列举了获取信任的十三种行为。全记住并不容易,那么就尽量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
信任的最大秘密是,首先无私的给予,下面有个小故事:
小女孩和她父亲一起过独木桥,父亲有些担心孩子的安全,他跟女儿说:
“来抓住我的手,这样你就不会掉河里了”
“不,爸爸,你拉近我的手才对”
“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好大的,如果我抓你的手,要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很可能我就会突然放手。但如果是你抓我的手,我可以保证,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不会松开我。”
任何关系中,信任的本质不在于这个关系绑定了什么,而在于它粘连了什么。
所以要抓住爱你的人的手,而不是期望他们抓住你的。因为牵手不仅仅表达关心,也表示你对那个人的信任和爱。
题外话1: 如果有空开始看看《信任的速度》更好些,那里有系统性地构筑信任系统的方法和原理。
题外话2: 精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提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觉得写作没有素材,拿起自己喜欢的读物来总结或者干脆抄写都是很有收获的。
微信:cuizheng-c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