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9月1日
【国别】奥地利
【类型】小说
【作者】弗兰兹·卡夫卡
【内容提要】
乔治.贝登曼是一个年轻商人,他正准备继承父亲的工厂。
一个月前,乔治与一个富裕的小姐订了婚,正准备举行婚礼。小姐对乔治说:“我有权认识你所有的朋友。”
乔治有一个朋友,三年前就到了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开商店,但生意并不太好。乔治开始时经常与朋友通信,但得知朋友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后,他给朋友的通信就减少了很多,而且他还不把他工厂生意蒸蒸日上的真实情况告诉朋友,对此,乔治给自己的解释是:怕朋友对比乔治,让朋友难堪、伤心,让朋友自我觉得到国外闯荡了三年,生意却没有起色,还不如当初就不要出国。所以乔治给朋友的通信中都是说一些空话废话,朋友给他的回信也很冷漠。就连准备结婚的事情乔治也没有告诉朋友。他给未婚妻的解释是朋友不会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现在,在未婚妻的逼迫下,乔治还是把邀请朋友回来参加婚礼的事情写在了信中。他在寄信前,来到了父亲的房间中。
在房间中,乔治和父亲发生了语言冲突。父亲先是指责乔治根本没有一个在俄国的朋友;接着数落乔治对母亲的去世根本不在意,对父亲也不尊重,就盼着早一天继承父亲工厂,而且还私自找一个轻浮的女子订婚……等等。最后,父亲说:“今天你来跟我说,你要把你结婚的事情告诉你的朋友。其实,你的朋友早已经知道。这些年来,你的朋友一直和我通信联系,他对工厂、对我家的事情比你知道的还多千倍。”
父亲说:“对你这种人,不配活在世上,我判决你死刑,判决你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乔治感到天旋地转,他跑出家门,跑到大桥上,跳下了大桥,落水而死。
【我的感悟】
卡夫卡的这篇小说如果只读一遍的话,好像一个具有“暴君”特质的父亲在压迫一个儿子,逼死自己的儿子,父亲是一个反派角色。然而,当我读上三遍,细细品读每一句话,才明白所有的恶果都是儿子自己种下的。
请看父亲在最后给儿子总结的这句话:“现在你知道了,除你之外,还存在点什么,以前你只知道你自己,你原本是一个天真的小孩,但你原本又是一个魔鬼似的人物!”
正如父亲所言,儿子就是一个“魔鬼”。对朋友,他惧怕落魄的朋友找他的麻烦,不告诉朋友自己“营业额增长了五倍”、自己还过得去的事实;对母亲的去世,他没有多少伤心;对父亲,他只想早一日亲手把父亲埋葬掉,只为能对父亲留下的工厂真正“自己说了算”;找未婚妻,更多的是看女方“富有”,人品却不考虑……
小说中,父子两人的冲突因“信”而起,从父亲的口中,我们可以看出,乔治口口声声说他想着朋友,念着朋友,之所以不建议朋友回国,是朋友不愿回来。实际上,朋友已经早已因为黄热病被俄国驱除,而三年来,乔治居然不知道,说明乔治的朋友情完全是“虚伪”的。
乔治最后跳水死亡,完全是因为父亲揭穿了他的丑恶嘴脸,良心受不了谴责而自杀的,咎由自取。
……
然而,卡夫卡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如果是影射他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冲突,他不可能把自己贬低得一无是处呀!小说还有什么深意?可能还得再多读几遍。
【精彩片段】
1、他回想起他的这位朋友,当时是如何不满意留在家里发展,几年前就逃离家庭,合法地前往俄国。他在彼得堡开了一家商店,开始好过一段时间,但接着很长时间以来似乎不景气。如同他的这位朋友在越来越少的拜访中向贝登曼诉说的那样。这样,他在国外的一切辛苦均属徒劳了。
2、像他这样一个公开固执的人,一个令人惋惜的人,一个使人无法帮助的人,应该劝他重返故里,恢复一切旧交——那是不成问题的——以取得朋友们的帮助吗?这样做,越是出于爱护他的好心,越是伤害了他的感情,如此而已。
3、但乔治的信只局限于过去一些零乱堆砌的回忆。诸如回想起某个宁静的星期天之类,他只是信笔挥洒过去的事情,这都是长期以来故土给他的朋友留下的印象,朋友对这些印象是很满意的。
4、但他有点被迫,并且感到有损于自己,或许他会嫉妒我,肯定不满意,但又无力消除这种不满,于是重新孤独地回去,孤独地,——你知道孤独是什么吗?
5、我现在很幸福,在我们彼此的关系中仅就这方面而言是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你的朋友,我原本是平常的,现在则是幸福的,我的这种变化就足以使你高兴了。
6、乔治,你不要骗我,这是件小事情,不值一提,所以你不要骗我,在彼得堡你真的有这么一个朋友吗?
7、你说有朋友在彼得堡,你本是一个总喜欢开玩笑的人,连对我也不稍事收敛,你怎么会有一个朋友在那里呢?我一点都不相信。
8、他吊在栏杆上,手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但他仍然坚持着,在大桥的栏杆柱子之间,他看到一辆汽车轻松地驶过,汽车的喧嚣声可能要淹没他落水的悲壮之举。(202209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