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为什么要属于陕西?战略考虑和区域制衡
在一些山区有个现象—— “隔山不同音”,仅仅隔了一座山,两边的百姓说话口音就会有不同。陕西省的汉中就是最典型例子。
陕西的划分是精细划分的缩影。自上而下分三个组成部分:陕北、关中、陕南(汉中)。关中是四塞之地,八百里秦川沃土更是让关中成为一个绝佳之地。易守难攻而且还能自供自给,这样的地方一度被成为封建王朝首都。但关中有个缺点,那就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河套自古就是养马场,而且这个地方奇袭长安只需要两天时间,其他地方根本就反应不及。往往勤王部队还没赶到,长安就被攻破了。为了解决河套地区的威胁,陕北被划入陕西,这样就有了缓冲带。而且可以西出河套,山西等地也可以通过这里策应关中。
真正差别大的存在与陕南(汉中)与关中、陕北之间,因为中国大陆地理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关中、陕北在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北方。陕南(汉中)在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南方。从方言、风俗来看,陕南(汉中)与关中和陕北的差别非常大,更接近四川盆地。
为什么要跨越地理南北分界线和秦岭崇山峻岭、无视方言风俗差异将陕南(汉中)划入陕西省呢?难道为了汉中面皮?当然不是,源于划分国内政区的“区域制衡”原则。
一国要想长久保持统一,其国内行政区划分应充分考虑区域制衡原则,即任何一个一级行政区(省、州、邦)企图分离叛乱时,中央政府都能从毗邻地区方便地扼住其咽喉而实施镇压;任何一个一级行政区分离后都会在经济上蒙受重创,难以独存。
正如制定法律的基本思路不能是假设人人都是自律的圣人,而必须着眼于使其不能、不敢作恶。一个大国行政区划设置也必须着眼于使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不敢寻求分裂。
从上述原则出发,审视汉中行政归属:如果将汉中和四川盆地划入同一省份,一旦四川当权者与北方的中央政权分离而割据或对抗,就可以轻易堵塞艰险难行的蜀道,阻击来自北方的中央政府军队。将汉中划入陕西省之后,一旦四川发生叛乱,已经掌握了汉中的中央政府平叛军队进军成都平原平叛就会轻易许多。同时,这样的格局又会有效威慑、遏制掌握四川当权者潜在的叛乱割据意图。
南边的四川就不老实了,自古以来就是绝佳的造反之地,查一查四川的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地方有多不老实。两千多年来,四川一共造反140多次,是历代皇帝都警惕的地方。四川之所以能造反还是以来山川优势,蜀道难于登天,于是就造就了四川天险之地。
为了避免四川造反,所以把汉中划分给陕西。如果四川还想造反,那军队通过汉中杀入成都,任由四川百万雄兵也无济于事。
所谓的精细划分就是为了避免有的地方因为占据山川河流等天险而造反,通过一些手段把天险破开,避免节度使拥兵自重或者军阀割据的情况出现。
以此类推,汉中归陕西,四川无力造反。安阳一带归河南,那么河北就不能凭借黄河天险造反(朱元璋北伐的时候就在这里吃亏了)。而且山西也不老实,安阳一带划分给河南就是为了遏制河北和山西。如果山西和河北造反,那么兵出河南可以袭击山西晋城以及河北南大门邯郸。
———————————————————
智者不独行,欢迎评论留言您的看法。
———————————————————
云际的摩崖
有趣有益、智慧和谐、快乐分享。
无干货不行文!
和无聊的人吃饭,不如与有趣的人扯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