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团炉火

作者: 杨阳wj | 来源:发表于2023-08-29 20:20 被阅读0次

    1993年那个冬天的下午,我第一次踏进新入职的车间,梦想一下子被击的粉碎。

    没有人会像我一样傻,在招工培训结束后,会把“翻砂”的“砂”理解成“纱”,想着这应该是一份云淡风轻干净靓丽的工作,可现实是:黑咕隆咚的厂房内,满地都是黑砂,在昏暗的黑色调中,行车在屋顶的轨道上隆隆的移动着,行车的挂钩上是一个重约一吨的黑色铁水包,里面红彤彤的铁水随着行车的移动晃来晃去,偶尔一个刹车,铁水会飞溅出来,落在周围的铁箱上,激起一片火花。站在铁水包边上的工人,似乎一点都不怕这灼热的铁水,拉过铁水包的转轮,用手势指挥着行车操作员,慢慢落到合适高度,对准铁箱的铸浇口,转动轮子,铁水挣扎了一阵,又溅起了阵阵火花,然后乖乖地浇灌到毛胚模型里。

    我新奇又恐惧的打量着这破旧的厂房,随着铁水铸件的冷却,又有一群人翻开刚才浇铸的铁箱,一阵阵白色的热气瞬间笼罩了四周,那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若隐若现的行走白雾里,抬着刚翻出来的铁箱把他们摞成一摞准备明天再用,包裹着黑砂的铁水铸件还没完全冷却,冒着热气卧在黑漆漆的残砂里,等着明天早晨清砂的工人把他们拉到清砂车间,放在清砂桶里清除身上的黑砂和毛刺,打磨平整后再运到加工车间,用车床加工成半成品后运到总装车间,组装成碾米机、水泵等成品,然后经过喷漆,包装,再由销售人员把它们销售到需要他们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我和新入厂报道的工友一起,走进了这片热火朝天的红与黑交织的世界,听着车间主任的介绍,然后各自认了师傅,跟着学习铸件技能,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期间经过了厂子股份制转型,由原来的厂改成股份有限公司,我们刚入厂时东拼西凑交得押金也转成了“股份”,车间也变成了铸造分厂,后来,房地产兴盛阶段,为了城市整体规划和环保,我们又经历了单位整体搬迁,由海曲西路搬至地广人稀的城北,而这黑色的砂与红色的火,一直伴着我们。

    这是一份相当脏、累、苦的工作。没有人愿意来铸造车间,偶尔有个油头粉面的人过来报道,工友们私下窃窃:这是前边销售上的,犯了错误,贬到咱们车间了。

    于是,在我心中,来铸造无异于下放。

    噪音,污染,劳累曾几度在最初压垮了我,但想想因为这份工作,母亲把唯一栖身的房子卖了为我交了入厂押金,想想哥哥们正在读书,每个学期还要学费,想想负债累累的家,我忍着腰疼,努力工作着。从青涩的黄毛丫头,到恋爱结婚生孩子,这一捧黑砂这一团炉火陪着我,伴着我,听我诉说着生活的艰辛,负债累累的伤心,听我分享过恋爱的甜蜜与苦恼,结婚的喜悦与有了娃的忙碌,这一捧黑砂,这一团炉火,也用它最朴实的智慧,告诉了我什么是纯粹,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快乐。

    早晨,混砂机一响,满车间就被一层灰蒙蒙的尘沙笼罩着,我戴好防尘口罩,爬上行车,吊上砂斗,等着把混好的造型砂放到工人们的造型机旁边。最初开行车,下面的同事都特别害怕,因为不熟练,吊斗在行车的惯性运动下晃来晃去,幅度之大,我都难以控制,胆颤心惊,后来,在师傅的指导下,慢慢熟练了,也能游刃有余的边工作边和下面的工友开着玩笑,感受着同事间亲如兄弟般纯粹的友谊,虽然环境很脏,但心里特别温馨特别舒适。

    下午一点左右,大炉送风的隆隆声一响,工友们就从休息的各个角落里钻了出来,戴上安全帽,穿上翻皮大头鞋,等待铁水化好后开始工作,等待的过程,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堆聚在一起开着玩笑聊着天。化铁炉旁边,堵炉眼的师傅坐在高大的墙柱子一边,安全帽遮住了半边脸,正歪着头打着盹。等到车间调度一声“下火了!”我就开始爬上行车,吊起铁水包,来到炉前,接满铁水,再吊到各工作点开始浇筑工作。

    下午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玻璃窗涌进灰尘满布的车间,丝丝缕缕洒在黑色的砂土上,冒着热气的铸件上,工人布满笑容的脸上,在这片朴实的土地上,人心就像这红彤彤的炉火,热情,开朗,纯净,透彻。

    这份浓浓的情感依附,这份抱团取暖亲如家人的相伴,让安于现状的我们很少想到未来会不会有分离与烦扰。

      二

    2023年7月9日,日照市作协组织文学创作骨干40余人开展了“走黄海沿线,看经略海洋”主题采风活动,有幸受邀参加的我跟随老师们一起走进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参观了磴山风景区、岚山多岛海风景区、岚山融媒体,一路走来,登山远眺,观海听涛,浪花飞溅,目不暇接,看山海巨变,品文墨飘香,直到夕阳西下,我们才恋恋不舍的走出岚山文化服务中心。

    本以为采风结束,可当大客驶进山钢日照分公司的大门,走进干净整洁的钢厂调度指挥中心,看着墙上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的冶炼过程,飞溅的火花,行走的行车,久违的亲切一下子涌进心房。似是故乡又不是故乡,一样的铁花飞溅,却少了那份灼热与煎熬。屋外暑热难耐,屋里凉风阵阵,坐在空调底下电脑屏幕前的工人师傅们穿着薄薄的工作服,熟练的用电脑鼠标操作着各项工作流程,大屏幕上,钢铁冶炼的相关数据、工艺流程的反馈和环保数据的监测实时呈现。这里是山钢智能化管控的“大脑中枢”,真正做到一“幕”了然。炉前平台无人指挥,天车却能自动校准炉口位置,将冶炼过程所需的原辅料精确投入炉体内;冶炼结束,炉下平台无人遥控的钢包车自动开到出钢位置,随即自动出钢,出钢结束,钢包车又自动开到测温取样位开始自动测温取样…全过程无人化、自动化的冶炼作业现场与以往炼钢工人挥汗如雨的工作场景截然不同。一键出钢,智慧炼钢这些专业名词也不断涌进我的脑海,惊奇,惊叹,而更让我惊艳的是那个拉铁水的大卡车,车上一个巨大的铁水包,据介绍,此车净重77吨,铁水包空包105吨左右,铁水一般200吨左右,对于我曾经接触到的化铁炉和我曾吊着满车间跑的铁水包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啊!

    据钢厂工作人员介绍,山钢秉承“低碳清洁 绿色山钢”的环保理念,近几年新增环保投资28.16亿元,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环境提升,累计环保投资达92.86亿元。稳步推进“固废不出厂”,成为国家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示范者。

    朋友曾发给我一张钢厂的航拍图,整个厂区在航拍中干净整洁,错落有致,在空中看不到一点露天材料。朋友介绍,钢厂综合原料场采取全封闭原料大棚和密闭筒仓,在清洁运输方面,充分利用沿海优势,铁矿粉从原料码头通过封闭皮带通廊进厂,煤炭经铁路专用线进厂,钢材成品通过电动重载货车运输出厂。

    不禁又想起陪伴了我二十五年的车间,经过一次又一次换汤不换水的转型,不肯投资,制度落后,缺乏创新与环保理念,缺乏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于2017年因为环保不达标而不得不取缔。那曾经轰隆隆的行车声再也听不见了,那火花四溅的铁水也已凝固,荒废的大炉都已锈迹斑斑,冬天,四面透风的车间那一团团炉火也阻止不了北风呼啸的刺骨寒冷,夏天吱吱呀呀的风扇转动到精疲力尽也难以驱走的热火高温。这些,再也不见了。同事们也都分的分散的散,虽然如此,那火热如兄弟般的情谊却因为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回忆也越来越醇厚甘甜。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回程路上,突然想起了这首歌,是啊!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力量是智慧,更是能量。

    客车行驶在夕阳下的沿海公路上,看窗边急驰而过的风景,那么美,那么绚,落潮的沙滩上,赶海的人们弯着腰弓着背在快乐地挖掘着大海馈赠的礼物。是啊,在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下,海洋经略必定是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创新,有担当,有智慧,有能力,能固守社会责任,才能有发展,有突破,才能保护好这无穷的蓝色宝藏,才能更好的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给人民带来长长久久的财富与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一团炉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nh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