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一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而这个“悲剧”并不同于其它大喜大悲、曲折跌宕之属。哈姆莱特在他看似平静的外表下掩藏着极其复杂的情绪,这是光明与黑暗的矛盾,是天才与疯子之间的转换。
image哈姆莱特本是个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相信理想、崇尚完美,他向往着自由与和平。
然而这个还没来得及展开的美好梦境在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就破碎了,他的欢乐被沉郁所代替,亲手为自己穿上了一件“黑外套”。他无法接受母亲在父亲去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又嫁给了新王——他的叔父。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只是说:“可是,宁肯心碎吧,我必须住口。”
哈姆莱特思想的转折点在他与鬼魂的对话之后。那个全身披挂着的鬼魂——他父亲的鬼魂告诉哈姆莱特,他的死并不是像全丹麦人所认为的那样是被蛇所蜇,而是被人在耳孔里灌进了恶毒的紫衫汁,而那个凶手正是正是现在的国王。
此刻,哈姆莱特不能再隐忍了,他要去报仇,哪怕付出生命!
image不得不承认,哈姆莱特是个明察善辨的人。在与鬼魂见面后,他让自己的九个朋友发誓不要说出去以免惊动国王,而这也得到了鬼魂的支持。他的确容易激动,但是他可以在真真假假间藏起自己的复仇之心,他装疯卖傻却不失冷静与清醒。
正如大臣朴罗纽司所言:“有时他的回答多巧妙啊!疯人倒往往能言语贴切,理性清明的人反而不容易一下中的。”此时的哈姆莱特就是这样,他用自己天才般的智慧说着“疯言疯语”。
这一点更体现在哈姆莱特与伶人的来往上。他写好了十二至十六行的台词,增加了情节,用以观察他叔父的反应,并安排了好朋友霍瑞旭在暗中帮助自己。果然,国王愤然离场,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image霍瑞旭无疑是哈姆莱特最好的朋友,只有在和他交流时,主人公才是最放松的、最真实的。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等级地位,朋友就是朋友,自己是王子也没有高人一等。
令人欣慰的是,这份友情是他们双方共有的。在哈姆莱特中毒之际,霍瑞旭嗨开着玩笑说:“虽出身丹麦,我更像古代罗马人:这里还剩一点酒。”那酒自然是有毒的,不言而明,他是想要陪着自己的好友一同死去。
可是哈姆莱特阻止了他:“如果你确曾将我怀爱在心中,要请你稍等待须臾,且莫赴极乐,暂在这峻厉的人间忍痛呼吸着,讲我的故事。”他在这个时候依然理性清醒,毒药不曾干扰他的意志。他早已有了必死的决心,而他更珍重友情。
image哈姆莱特何尝不向往美好的爱情?可他与莪斐丽亚的爱情只能是悲剧中的悲剧。莪斐丽亚在哈姆莱特最痛苦迷茫的时候,听从父亲和哥哥的话疏远了他,使那颗原本就寂寥的心又多了一份孤独。而最后,莪斐丽亚也在精神的折磨与父亲去世的双重打击下发疯,溺水而亡。
在莪斐丽亚的葬礼上,哈姆莱特表现得很是激动。他的话语里没有了之前的冷嘲热讽,“活埋”之类的疯话不知是装疯还是发自内心的不舍……
image尽管结局是悲伤的——对于丹麦而言,可不能否认哈姆莱特是个英雄。他坚持人文主义,他坚守正义,他敢于说出令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真话。他在“生存还是毁灭”中斗争,在“用小小一柄匕首将自己结束掉”与“肩重负,熬着疲累的生涯呻吟而流汗”中纠结,而又找到了一种“既不惧死又何惧生”的凛然。他用生命去复仇,去维护正义,去寻找光明!
image哈姆莱特把杀父之仇报得轰轰烈烈,也许聪明的他早就想到了故事的结局,可他依然愿意将生命献祭给正义之神。
我们可以将悲剧的原因归结于人文主义弊端,可不要忘了,主人公还是个孩子,对他而言,从“快乐的王子”到“忧郁的王子”,从“延宕的王子”到“行动的王子”,哈姆莱特做出了巨大的改变,而促使他改变的就是“理性”。而让他能够在“天才”与“疯子”之间旋转跳跃的,也是“理性”。
参考文献:《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孙大雨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文字来源:艫韽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马芹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