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0字,坚持一整年,就是3万6。
每种站位都有盲区。
号称农业专家的父亲最近在老家乡下出了点糗。他为葡萄园喷洒农药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自己中毒,在床上一整天烧。
他做干部的时候,特别喜欢去田间地头种瓜果蔬菜,还有一个研究基地,没事就送农业技术下乡。他说,他一上课。老表牛也不放了,牵着牛在礼堂门口听讲座。老表们听得入神,忘了管牛,牛咬了别人篮子里菜。其实,爸爸是学经济专业的。只不过在农业科学研究所待过,凭借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混成了赤脚农业专家。这回,这个赤脚专家栽了。一个简单的喷洒农药操作都搞砸了。
我现在所待的科室正好是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当年爸爸待过地方如出一辙。我也栽过。跟教师们上课,总是把握不好节奏。跟学生上课连纪律都管不住。空有一堆理论,理论还唬不住人。
别把平台当能力
我是一个毕业后就职业生涯开过一段时间挂的人。
工作半年,就被收入校长办公室做行政辅助。说白了就是迎来送往,端茶递水,打扫卫生,写新闻稿,送报纸,送文件,收党费,算工资,提包……但是这个平台给我打开认识社会的一扇窗户。
第二年,去了教育局,承担一个国检项目。可怜的我每天工作到11点。幸运的我一年后正式入编。这个平台让我看到了更高的风景。记得半年前还在为副校长扣我工资的事,一把鼻涕一把泪。半年后酒桌上一杯酒一杯茶好言相对着,我那时觉得自己幸运地很。
第三年,去了政府办半年跟岗学习。因为秘书长是家里的故交,所以大家对我挺照顾的。认识了上级部门的工作伙伴,也和一部分人结下了比较好的交情。那时候,觉得连友情增值方面都是开挂的。
后来回局里,直接放在秘书岗位,成为局里唯一写材料的女同志,每天对着两个头发并不茂盛的男同志码字。后来又得父亲故交提携,没事就让我提着他的包去基层一边晃荡一边积攒人气。和各个学校校长混得脸熟。
然后,去了局里最锻炼人的科室锻炼了四年。
热热闹闹,懵懵懂懂十年过去。
我少的不是平台,而是能力。
当我,认清了这些,我回到当初起步的地方。
我得沉底十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