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咨询师同行们,正在把他们的孩子送去沙盘游戏治疗

我的咨询师同行们,正在把他们的孩子送去沙盘游戏治疗

作者: 飞游的心理教室 | 来源:发表于2022-03-01 00:09 被阅读0次

    不同于讳疾忌医的家长,哪怕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也不愿到医院去检查一下。身为对发展心理学有一定了解的咨询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家人类幼崽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总是多了一丝疑神疑鬼,大概从娃刚出生就患有“医学生大三综合症”,看着哪儿哪儿都有问题。

    当然最后可能就是通过各方面安抚最后获得了安宁,但是也许消停了没两天就陷入下一个循环,发现新的迹象和线索,开始新的焦虑,再被新的证据安抚。

    普通人可能会觉得心理咨询好大个事,除非已经病得不行了才会看精神科,同时还伴随着强烈的病耻感。有的人说,家族动力会呈现在孩子身上,来精神科看病的那个人,可能是这个家族里病得最轻的,往往如此。老百姓所说的“病”可能只是对武疯子的刻板印象,但其实隐性的人格障碍在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着,他们的家庭可能以某种病态但稳固的形态存在着,如果孩子成为了岩浆冲破地表的那个薄弱点,关注焦点就都集中在“治好这个孩子”身上了。

    所以如果能够及时尽早引入专业资源,不失为一种对孩子的支持。哪怕是没有心病的孩子,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成长的烦恼,无论是环境适应问题,某些能力发展滞后问题,人际关系交往问题,遇到意外事件对生活的冲击如何处理……等等,不一而足。

    老百姓有个朴素的观点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什么也记不住,所以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但实际上,哪怕是出生不久的婴儿也是有感受有情绪的,也是可能受到创伤的,大人无意中的忽视,冷漠,负面情绪……落在孩子身上的话,孩子实际上很少有救济手段,只能看命,看自己摊上什么样的父母。而父母又掌握着这个孩子能接触到的资源,这就变成了一个死循环。

    对心理学手段支持人这件事认同的从事心理学行业的父母,使用这些资源来支持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有症状就改善症状,没有症状就以成长性和发展性作为咨询的阶段性目标,也是很好的选择。有的成人来访者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度过他们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比如结婚、生子、离婚、离职、亲人去世等等,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时刻同样存在,但只是因为未进入成人的主流话语而无法被当下记录,可能要等到他们长大吧。而父母先一步把这些陪伴和支持的资源给到孩子,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关爱。

    也有人问,既然父母就是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能不能自己给孩子做咨询,省钱呢?建议最好不要。因为咨询就是咨询,咨询师的身份和父母的身份其实是有冲突的,比如你需要在家里树立权威的时候,可能和咨询师的功能相背离;而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来自于咨询师在设置框架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而如果孩子的父母是懂行的人,那沟通起来也没什么阻碍了,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配合。

    所以省不省钱还是次要的,医者不自医,还是找专业人士身先士卒的好。更何况哪怕同为咨询师,也术业有专攻,专门做成人个案的也不一定适合做儿童的咨询,不如以更加自然的方式为孩子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咨询师同行们,正在把他们的孩子送去沙盘游戏治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td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