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手脱皮是怎么回事?
立春后,过夏时,有些人在这个季节会发生一种奇怪的现象,手心会发红或者发痒,忍不住要挠,恨不得把手心挠穿。出现过这种现象的人都有体会,这种情况会连年犯,而且越犯越严重。皮肤科医生说:这叫做“季节性手脱皮”。
中医教你对治“季节性手脱皮”
季节性手脱皮是种常见现象,大多数人发生在春夏及秋冬季节变化时,先是有灼热、刺痛,继而出现红色小斑点,再变成针头大白点,而后变为空疱状角质剥离,逐渐向四周扩大,不断剥脱薄纸样鳞屑,皮损互相融合,再加上人为的撕扯,角质层一层层剥脱,发展较快通常累及整个手掌,局部无炎症变化。
平素出汗较多,当脱皮时出汗反而减少,有些人过二、三个月恢复正常,正因如此,许多人忽略了治疗,但每年到某个季节就容易复发,且有逐年加重趋势,脱皮面积不断增大,并向深层扩展,最终露出鲜嫩肉色,出现伤口,极易造成感染。季节性手脱皮的特点※双手对称性;无炎症、非真菌造成(真菌检查呈阴性)。
季节性手脱皮用抗真菌药物无效!
季节性手脱皮危害:极易造成创伤及感染,由于手掌表皮脱落,手的表面减少了一层天然屏障,增加了接触性感染的机会,一些病菌病毒(乙肝、性病等)就会乘虚而入,极易造成创伤及感染;影响社交和美观。手是人的第二张脸,随着现代人交往的增加,人们握手、就餐时,手脱皮给您带来尴尬和不便;有刺痛感。手脱皮严重者,生活中的一般性磨擦就有刺痛感,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
影响手脱皮的因素:家族遗传;手多汗;季节性气温变化对手的损伤;碱性肥皂、洗涤剂的不良刺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种因素造成;中医认为是由于血热、血燥,湿毒外泄所致。
1、血热的最好方法就是“凉血”
食疗方法:中医认为,莲藕有清热凉血的作用,无论凉拌、榨汁、清炒都可以,此外雪梨、苦瓜、苦菜、丝瓜、鲜芦笋也是凉血之物。
中医教你对治“季节性手脱皮”
中药滋补:一般多喝点菊花水就可以了,必要时可加点丹皮一起泡水,西瓜皮、绿豆汤,也可用凉血药物,如生地10克、丹皮6克、白茅根6克、芍药6克,煎水喝。
凉血敛血类:如莲藕、梨、荸荠、生地、木耳、糯米、藕粉、荠菜、玉米须、芒果、竹叶、白茅根、马齿苋等。
2、血燥可用养血润肤饮
血燥顾名思义就是血液比较干燥,以中医来说就是,血虚而阳热过盛,只是阴阳失调,只要稍加调整,应该没有多大问题。饮食方面注意不要吃热气的东西。
血虚风燥一般可见皮肤呈现干燥不润泽,甚至肤表干枯,自觉瘙痒剧烈,夜间尤重,搔之则瘙痕遍布,结有血痂;爪甲干枯失去光泽;伴有神情倦怠,心悸失眠,气短乏力,大便秘结;舌质淡红有裂纹,苔少或苔净如镜,脉虚细数。
意见建议:血虚风燥多因血液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导致的。建议可用养血润肤饮等中药调理的。
中医教你对治“季节性手脱皮”
食疗法:黑芝麻500克、乌枣200克,水煎3次,浓缩,加蜂蜜1000克,搅拌成羹,早晚各取一汤匙,开水冲化服之,有润燥、柔肤、止痒的作用。
季节性手脱皮与鳞屑型手癣的区别?
季节性手脱皮大多误诊为手癣,所以用抗真菌药物治无效。类别鳞屑型手癣季节性手脱皮季节夏重冬轻一年四季,春秋多见皮损特点损害以鳞屑为主,伴有稀疏而较为干燥小水疱,有时有红斑、丘疹掌指为白色空泡状脱屑,脱皮后显示为肉红色嫩皮发病情况慢性发病,迁延不断发展较快,遍及全掌分布常不对称对称真菌检查阳性阴性其它常合并甲癣伴有多汗症。
季节性手脱皮的注意事项
中医教你对治“季节性手脱皮”
减少与碱性物质(肥皂、洗涤剂)接触;
避免手部过度的冷热刺激;
手太热时,不要马上触摸凉的物品(如铁管、冰块等);
手太凉时不要拿太热的物品;
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
保持良好的情绪。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一般可自愈,不必紧张
除了手掌以外,足趾部也可以发生相同的脱皮。正常人的皮肤可分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在最外层的是表皮,表皮又分为五层,最浅表的一层叫做角质层。角质层是可以自然脱落的,如梳头时或皮肤抓痒时常常有白色的鳞屑脱落,这种鳞屑就是脱落的角质。手掌脱下来的皮与上述鳞屑一样也是脱落下来的角质,因此在医学上叫做“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这种脱皮是不影响身体健康的生理现象,患者不必有过度精神紧张心理。
治疗方法
手掌脱皮有季节性,可有自愈倾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中医教你对治“季节性手脱皮”
1、对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味地黄汤加减: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防风15克、蒺藜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情况下3-5剂即可见效。
2、另外,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天1—2次,疗效十分显著。
3、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