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会“深度工作”,清空你的待办事项

学会“深度工作”,清空你的待办事项

作者: 她在丛中笑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1:53 被阅读8次

等结束手头这个项目,我打算开始每天自学英语;等今天开完会,我一定要把经理催了很久的KPI数据完成;等下个月开始,我一定要学着做PPT。。。

然而,变的是日子。不变的是每天的加班,和躺在待办事项里的各种计划。

这样的职场人群中,有你吗?

那到底是什么一次次在阻扰我们实施计划呢。是我们惰性太强,还是这些事情很难呢?答案都不是。

真正的凶手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它就是我们的日常琐事。没错,因为它每天都蛰伏于我们身边,所以反而让我们忽略了。这些琐碎的小事情就像苍蝇一样嗡嗡不停。

这些日常琐事,有个专业的名词,叫“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的意思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正在统计一份极重要的数据报告。这时电话响了,你接起并花费了三分钟。然后客户一封邮件进来,你得回复吧。刚回复完,同事递来一份文件让你签字。还有的时候听到同事聊什么八卦新闻,你还想刷下朋友圈,小视频什么的。

这些我们平常并不太重视的,或者原先并不在工作计划中的事情,一次次中断了我们的工作。

那有人可能会反驳了,接个电话,签个字也就几分钟时间,不至于太大影响吧。

明尼苏达大学一位教授对此提出一种很有趣的解释。他在一篇论文“为什么完成工作那么难?”中介绍了一种她称之为“注意力残留”的效应。

什么是注意力残留效应呢?简单地说就是当你从某项任务A转移到任务B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即时转移,你的注意力残留仍在思考原始任务A。

例如,老板叫你去趟他办公室,并交给你一项复杂的任务A。等你回到办公室,虽然已经开始处理事情B,但此事你的大脑可能还在想着A怎么完成。再你转移到任务A的时候呢,脑子里又有B的残留信息,最后你会觉得两件事情都无法集中精力完成。

浮浅工作和和残留注意力就像二八定律中的80%的事情,虽然占用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但并没有让我们获得任何成就感。

那抓到浮浅工作这个元凶后,我们该如何减少浮浅工作对我们的干扰呢?

与浮浅工作相对的,我们就要提到一个“深度工作”概念。

“深度工作”的意思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我们还是来举例说明。

众所周知的作家J.K.·罗琳在写《哈利·波特》这本书时,恰逢社交媒体比较火的时候,可J.K.·罗琳为了保持专注写作,选择了远离一切社交媒体。

微软CEO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正是在1995年的一次思考周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备忘录。

J.K.·罗琳和比尔·盖茨都属于隔绝外界干扰情况下的深度工作。可见,深度工作的益处是无可估量的。

尤其在如今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深度工作的的必要性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对于我们普通职场人士,该如何进行深度工作呢?

1.聚焦当前最重要的目标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一书中,作者提到同时专注于两件事情会超出人类大脑的处理能力,特别是当人们试图同时做两件相似的事情时。

比如你接电话的时候,在写邮件。往往你既记不清对方说的话,也无法继续打字。所以这个时候聚焦目标成为了我们深度工作的首要条件。

确立你最需要做的工作后,就把这件事情当你的VIP客户对待。每天可以从其它事情上抽取时间,也必须保证目标事情要完成。

比如说完成KPI报告是你今天聚焦的最重要目标,那么你就要把这件事单独拧出来。其他事情先排队。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你就会有高度重视此事。

2.每天专门一小时

很多人觉得,既然我要认真做好这件事情,那肯定要花费很长时间。其实完全不用。

心理学家曾试着研究过,在特定的一天时间内,一个人可以保持多长时间的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一书给出了答案:人每天专注在一件事情上的合理上限为一个小时,专家人群的上线也只能达到四个小时。

也就是说,我们普通人就算在一件事情上,工作超过一小时候后,效率也会降低。那平时工作中,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专注已经绰绰有余了。

对于刚才聚焦的KPI目标,我们就专门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一个小时内,不要就不要去想着什么任务B,更不要看看手机新闻,刷朋友圈或者小视频之内的。

其实我们都明白,朋友圈就算一天不看,也不会怎么样。但如果你把看朋友圈的时间用来深度工作,你会获得不一样的效果。

3.进入“深度工作室”

深度工作室就是一个封闭式且隔音效果好的空间。对于每天置身于开放办公室的职场人群,深度工作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深度工作室的目的在于能实现全心投入和无干扰的工作。就像很多人看书都去图书馆,因为那离可以让你屏蔽一切的喧闹与社交。

再回到KPI任务的案例,如果我们坐在办公桌上就无法做到忽略电话,电子邮件和微信的不断干扰。索性我就抽3一个小时,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会议室办公。

等处理完此项任务,再回到办公室。你会发现,其实一个小时不在办公室,没有及时查看电子邮件,没有及时接听电话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不一样的是,你的深度工作已经完成了。

可见,深度工作并没有我们想的遥不可及。

很多人对深度工作存在一定误解,认为是让我们摈弃那些琐事。事实上,一定量的浮浅工作在大多数工作中是必要的。我们只是在同等的时间通过调整,减少了琐事对我们的干扰。我们的目的是在保证日常琐事不耽误的情况下,也能最重要的事情。

深度工作决定你的最终工作成效。如果能把从浮浅工作中夺回的时间,投入到更多的深度工作中,你的待办事项清单一定能被及时清空。

相关文章

  • 学会“深度工作”,清空你的待办事项

    等结束手头这个项目,我打算开始每天自学英语;等今天开完会,我一定要把经理催了很久的KPI数据完成;等下个月开始,我...

  • iOS Apprentice中文版-从0开始学iOS开发-第二十

    将待办事项放入分类中 之前你完成的工作非常不错,但是待办事项分类中其实不存在任何待办事项条目。 目前为止,待办事项...

  • 滴答清单 | 一款强大的时间管理工具

    清单,我习惯理解为一种动作,「清」的意思是清空,比如清空购物车、清空记录,「单」的意思是列表、一系列待办事项,所以...

  • 羊 | 图卡027 为什么你没能完成待办事项清单

    为什么我们的待办事项清单没用,作者分析了8原因: 1.你误解了待办事项清单的目的 待办事项清单不等于列出每项的工具...

  • SIlence-第6期拆书训练营加一组-第十次作业

    活用待办事项清单-《图解整理术》 R: I: What-代办事项清单,按事情重要度和紧急度梳理待办事项,提高工作效...

  • 工作待办事项

    1.提取左右迁移的Js代码 2.整理solr的使用手册 5.@HystrixCommand 的callback使用...

  • 待办助手 小程序

    主要功能 本人主要用来记工作日报,之后汇总为周报和月报 1.记录待办事项 2.标记待办事项完成状态 3.待办事项复制粘贴

  • 清空

    把待办事项清空,脑袋瓜清空,把心也空出来 暂时把以前学过的东西,全部清空 一个看法,一个观点,一点点小情绪,都可以...

  • 珍惜时间,怎么做?

    工作以后的人,大概对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星期一早上睁开眼,看着待办事项,等到清空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周五下班的时候...

  • 目标营Day10:2021.1.30课程复盘

    今天的课程实操方法真的很强,收获有以下3点。 1.列出脑海中的待办事项,清空大脑存量。 我在工作中有个习惯,每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深度工作”,清空你的待办事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mvq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