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2
01
原文:镜与水之影,所受者也;日与灯之影,所施者也;月之有影,则在天者为受,而在地者为施也。
评析:镜子和水的影子是从外界照进来的;太阳与灯的影子是它们自身散发出来的;月亮的影子在天上是接受外界照耀而形成,在地上是自身的发出的。
评析:镜子与水中的影子是一种得到,也是一种接受;太阳光与灯光是它们自身发出来的,是一种施舍;而月的影子则是施舍和接受两方面的。从这一点来看这正如阴阳的相对,有阴才有阳,有施才有受。施舍是给别人的一种恩赐,接受则是对事物的一种赐予,如果没有接受,事物将无法完成整个的过程。
人也是一样的,不可能是自己独立的生存,必须是建立在与人交往的基础上。那么在与他人的交往的过程中,就会有得与失,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过多的计较得到与失去,其实,在失去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当你给人以物,换来的美名与赞誉,是受赐者给的回报,这是失去,同样我们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
02
原文:水之为声有四:有瀑布声,有泉流声,有滩声,有沟浍声;风之为声有三:有松涛声,有秋叶声,有波涛声;雨之为声有二:有梧叶、荷叶上声,有承檐溜竹筒中声。
评析:水声有四种:有瀑布声,有泉水声,有浪击海岸的声,有田间沟渠里的水流声;风声有三中:有风吹过松林的声音,有秋叶沙沙响的声音,有波浪卷起浪花的声音;雨声有二种:有雨打梧桐叶、荷叶上的声音,有屋檐滴雨的滴答声。
评析:自然界中有着我们所想像不到的惊喜。人们总是会在自然中发现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只要人们仔细用心灵去感受,自然的乐趣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称自然界中的声音为天籁之音。天籁之音乃自然形成,不假人力,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创造,而不像人们的声音中多造作、芜杂、功利,它纯洁明净而自然天成。
作者将声音分为三种,水声、风声、雨声这几种声音,虽未经雕琢,但一样有节奏,动听悦耳。这种不同的声音对于不同的人,在人不同的心境下,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让人喜,让人悲,给人灵感,让人飘移等许多不同的感受。这样美妙的声音,古人将它为上列乘之上乘,非常恰当。
03
原文: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誉之,则又何也?
评析:文人往往喜欢鄙视那些富人,然而对于那些美妙的诗文佳作,又往往以金玉、珠玑、锦绣赞誉它们,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评析:文人们鄙视富人们并不是因为财富,而是因为他们的财富来路不正,这些事情这些君子们承受不了,所以就出现了他们鄙视富人的局面。他们认为富人们利欲熏心、满脑子铜臭、不仁不义、趾高气扬、是一种丑陋的样子。而财富本省是一种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人类血汗的结晶,人们自然对它珍惜、喜爱,同时他们视金玉、珠玑、锦绣为上乘的物品,当他们形容自己喜爱的诗文时,就会以最华丽的词语来夸饰。
由此看来文人们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对富人心存鄙视,而是大多数的富人们以不正当的手段,掠取钱财和物品以至于使人们将这种怨恨的情绪附加到了所有人的身上,所以人们痛恨富人们。正当的经营手段获得财富每个人都会尊重,如果是采取非法手段那么会遭到人们的唾骂,还有可能遗臭万年。
04
原文: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评析: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能够把世人所忙的事情都搁浅,因为这样才能去忙世人不忙的事。
评析:此句饱含辩证的味道,看上去非常简单,实际却很难做到。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欲望太多,而且还在逐渐膨胀,这时所做的事情得到的结局都会与希望中的相勃。很多人总想以有限的能力,去占有无限的富贵和荣耀,望着眼前还未达到的目标,心里就已经想着更大的目标。这样一心几用,无法专心致志,就会逐渐失去做事情的效率,最终任何目标都没有达到,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必须坚定目标,持之以恒。
可是当今社会中,青年们大多自命不凡,总想着一步就达到成功的彼岸,甚至想着不需要付出努力,成功也会找上门来,这样是永远都不会与成功结缘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对每一件事都有恒心。
05
原文: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缪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评析:想要做到在论事的时候不与圣贤的观点相勃,就应该在读史书之前先读经书。因为先前读了经书,所以在读诗书时就不会局限在字面表达的意思上。
评析: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独特的思想观点和对事物新颖的看法令他们显得与众不同。况且,他们的著作都是被世人所认知的。人们常常把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作为自己判断现实中复杂问题的标准。所以作者说,应该在读诗书之前先读经书,有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只有读了经书之后,才能有圣人的观点作为正确的指引,才能够分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的对与错。
古人作的史书一般带有深层的含义,所以读史书不是只理解字面就足够了。因此,想要理解古人的思想,就必须在读史书之前,先读经书。有了经书知识的基础,就可以把历史当中的忠善奸恶,利用圣人的知识来做更详细的理解;也可以把经典的著作理解得更深切透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