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可视化思维——看得见的思维,才是好思维
>> 矩阵分析法 可视化思维的典型,多维度分析的利器
>> 艾森豪威尔矩阵
>> 事情应该按照是否紧急、是否重要两个维度分为四大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不紧急的、紧急不重要的、不紧急不重要的。
>> 重要事情一般不紧急,紧急的事情一般不重要,所以大部分时间应该做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不做那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情,并尽量减少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或交由他人去做。
>> 安索夫矩阵
>> 安索夫矩阵是应用最广泛的战略分析工具之一
>> 企业发展时,要考虑以下两个维度的因素:你要生产什么产品以及你要进入什么市场。
>> 由此分化出四种发展战略:
>>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单一市场,称为市场渗透;
使用单一产品,进入多个市场,称为市场开发;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一个市场,称为产品延伸;
使用多个产品,服务多个市场,称为多元经营。
>> 一个企业常犯的最大错误,莫过于不经历市场开发、产品延伸等环节,甚至没做好市场渗透,直接就进入多元化
>>
图3-6
当然,安索夫矩阵不仅可以用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也可以用于个人发展路径规划,具体内容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展开,大家可以在公众号“人生策略师”中回复“100种思维方法”获取完整的讲解。
除去艾森豪威尔矩阵和安索夫矩阵之外,还有波士顿矩阵等多种思维工具。这里的重点并不是介绍这些思维方法本身,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思维分析工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呢?
>> 波士顿矩阵等多种思维工具
>> 典型特征:
>> 它们看上去都是某种矩阵或坐标系的样子。
>> 矩阵的奥义
>> 一是它扩展了思考的维度,从一维变为二维了,因此思维的角度更多,内容更丰富;二是它作为一种可视化工具,将信息稳固下来了,不会遗忘错乱。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地依次思考众多内容了。
>> 创造自己的矩阵类思维工具
>> 策略师时间矩阵的指导思想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简单的事情越先做。
>> 拖延的一个原因是错误的选项在当下显得很有吸引力,比正确的选项更有吸引力。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中提到的两分钟原则——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在两分钟内做完,那就立刻去做而不要搁置起来(一旦搁置起来会让你堆积的事情越来越多,并因此更容易形成拖延)。另一个是五分钟原则,当你感到很难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对自己说,我只做五分钟就好了——一个很容易的工作。
>> 两个维度来衡量容易:耗时度,技术难度
>> 重要度分为三个方面:损益程度、影响广度、扩散度。
>> 损益程度代表这件事情做了有多大好处;影响广度代表这件事情能够影响多少人事物;扩散度代表这件事情后续会造成多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带效应。
>> 工作仪表盘 最复杂的任务也能梳理清楚
>> 仪表盘的运作原理
>>
图3-10
如何制作自己的工作仪表盘
我曾制作过多种工作仪表盘,这里介绍的是我最近在使用的一种。这种工作仪表盘的特点是清晰、简单、易用,能够帮助我处理日常工作。当然,这绝不是工作仪表盘的标准或者唯一形式(毕竟我自己就制作了好几种形式),你的日常应用也不必局限于此。但这个仪表盘可以作为你在自制仪表盘之前的参考,也可以为你理解这款工具提供案例讲解。
上面就是我常用的某个简略仪表盘,它是我在一处临时书房里布置的——比较简单但具备了基本功能的它依然很好用。
>> 如何制作自己的工作仪表盘
>> 提高工作效率
>> 影响我们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蔡格尼克效应。蔡格尼克效应是指,我们的大脑对于未完成的事情有更深刻的印象,会自动提醒我们这件事情未完成。
>> 提高工作时的思维水平
>> 信息庞杂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变得混乱、浮浅,难以驾驭手头的工作,不仅做事情的效率变低,而且容易引发拖延问题和烦躁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可视化思维工具来调整庞杂信息流下的思维状态,拒绝浮浅思考,追求深度思维
>> 可视化思维的核心在于其原理而不是形态,只要懂得原理就能自行开发工具,并且千变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