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之后转眼就没有了三伏天的燥热,但天气也不会立马凉下来,立秋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天气会很热,这段时间被称为秋老虎,虽说气温较高,但和夏天略有不同的是,天气开始变干燥了。紧跟着“秋燥”随之而来的,就是磨人的“秋咳季”。
据统计:秋天咳嗽的人要比夏天多2至3倍。秋季是犯咳嗽的季节,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容易复发的季节。那么,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咳嗽?
影响秋咳的三个原因
≡1、秋季空气比较干燥,空气湿度较低
所以人体会感到口干舌燥,便秘、咳喘、一些消化道疾病以及一些因秋燥引起的常见病在也开始多了起来。这类咳嗽多为秋季燥咳。人体的肺脏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干燥比较敏感,很多人就算没病在这个季节也会不自觉地干咳两声。
≡2、秋天人的呼吸道免疫下降
秋天昼夜温差大,夜晚的寒气刺激呼吸道粘膜后会降低其免疫力,病菌容易侵入呼吸道使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引起连续打喷嚏、鼻塞、流涕、咳痰等不适。
≡3、燥主秋令、燥易伤肺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脏。加上秋燥耗阴损阳,使人体毛孔张开,易受风寒。一些疾病在秋燥的气候下容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此时咳嗽、咯痰、咯血等现象加重。
入秋之后,由于部分老人和孩子的身体未能适应天气的转变,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为了适应季节的变化,做好预防工作就十分必要。
做到两点,可预防秋咳秋燥
一、饮食上要特别注意
肺燥引起的咳嗽,又有“温燥”和“凉燥”之分。白露以前因暑热余气未消,秋老虎还在继续发威,令人感觉比夏天还热,在这种气候反常的情况下出现的咳嗽多见温燥,主要表现为干咳连连、少痰、喜喝凉水、舌头发红;而中秋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有时还会突然气温骤降,故多出现凉燥,这种情况表现为痰稀白,舌尖淡红,舌苔白润。
温凉不同,缓解的方法也不同。如果是凉燥,要温润止咳,适合吃些偏温的食物,如杏仁、淮山、薏仁等;而温燥则要清热润燥,吃偏凉的食物养阴,如百合、麦冬等。日常预防可以多喝些水,吃一些具有润肺生津、止咳化痰作用的蔬果,如鸭梨、荸荠、百合、柑橘、石榴、葡萄、藕、银耳等,但也不能过量食用。
二、养护跟上时节变化
立秋过后,天气转凉,空气干燥,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引起咳嗽、口干舌燥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就会伤及到肺,因此立秋之后的养生重点,要放在养肺上。
在养肺护肺上,最值得首选的滋补品就是野山参。野山参为补肺之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治咳喘、痰多。《证因方论集要》中记载:肺痿一证,大抵君火灼于上,肾气不相顾,土气不相救而阴液内耗。以参、耆、炙草补脾肺,大建中气,阿胶清肺,五味敛气归肾。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皂苷作为野山参中的最强的活性物质之一,在补肺气方面有着更加突出的作用。参仙源的野山参作为滋补养生圣品,在调节免疫、抗肿瘤方面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活性。
山参川贝母煲雪梨
一款预防秋燥咳嗽的最佳饮品,具体做法如下:
材料:野山参1钱,原粒川贝母3钱,雪梨2个,冰糖少许。
做法:1、把药材洗净,参切粒;雪梨去皮、心,切粒。
2、把药材加入适量水煎为汁,去渣,趁热加入雪梨粒及冰糖,再煎至沸腾即可服用。
适应人群:气虚、活动时气喘、声音低微面色淡白、心脏功能异常者食用具有很好的调理脾肺功效。
总而言之,防止秋燥咳嗽的最好办法是提前预防,而不要等到秋燥引起问题了,才开始治疗,那个时候费心又费力,家长和孩子都会感到疲惫不堪。最后,小参愿大家在金秋飒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都能心扉舒畅,福气东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