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播放贵州的留守儿童放牛的场景。七八岁的孩子牵着一头大牛,大牛不住后退,弱小的儿童拽着缰绳,很是无奈。 现在的孩子心中放牛的画面应该是唇红齿白小少年,手持短笛,稳坐牛背,小红肚兜,绿柳拂面,笛声悠扬,晃晃悠悠,优哉游哉。 现实生活可不是这么诗情画意的。

小时候放过羊。羊可比牛好对付。放羊算是轻快活,所以由我来干。哥哥们都是要到地里出大力的。 饥饿的羊儿们老远就能闻到林子里青草的味道,拼了命地往前跑。我在后面根本拉不住它们,完全是被羊儿们拖着跑,一不留神就会被拽到在地。羊儿们也不是童话里写的那么温柔,见了吃的也会横冲直撞,这只往东,那只往西,撒了手,不是啃人家的庄稼,就是撒欢儿跑的老远,把你累个半死。 最好的办法是找棵树把它们拴住,绳子放得长一点,以树为圆点,慢慢吃。可他们会围着树转圈,有顺时针的,有逆时针的,不小心还会被它们绑到树上,就更摘吧不开了。 笨羊们转着圈吃草,很快绳子就不够长了,半径越来越小,天黑前必须让它们吃饱肚子。所以消停不了一会儿,就得把它们解开,再找地方,再来一遍。根本就不是电视上演的那样,一大片草原随便放。 吃饱了往家走好一点儿,有那么点儿牧童的味道。如果回家路上有水洼,它们又会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狼狈的放羊娃就成了过路人的笑料。
相对于放羊,我更喜欢放鹅。有一年母亲养了八只大白鹅。鹅讲卫生,母亲天天给它们的窝里扬沙子,赶它们下水塘,又白又胖,很是喜人。大白鹅到了草地上,不住嘴地啃草,脖子边上的嗉子眼瞅着一点点变粗,往大红嘴巴延伸,最后就像一根根饱满的火腿肠,很有成就感,还不拽着你满地跑,特别乖。 鹅们胡吃海塞一通之后,会趴在草地上歇一会儿,顺便排泄一下,这是最让人无语的时候了,那饱满的嗉子,一会儿就又软又空,跟没吃过一样。忽闪几下翅膀,鹅们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鹅们走起路来,优雅的很,修长的脖子也漂亮,想把它们屁股眼堵上的想法一次也没执行过。鹅们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大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