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之笔

作者: 作家彭雅伦 | 来源:发表于2018-01-13 01:19 被阅读12次

        唯夜深人静之时,方见安宁下来。

        白日里,楼上住户的来回走动和孩子搬着物件,甚是噪耳,几次想门上寄语或是登楼敲门告知,想想几家都是孩子,得忍且忍,罢了。而隔壁除了一家周末有孩子,颇为吵闹,另一家就是到了晚上睡觉,呼噜的声音,就像我每次回到故乡,父亲睡在隔壁的那样,瞬间便会鼾声四起,不绝于耳,还节奏分明,开始睡的那几日,我几乎都是待白天他们上班去了,我才困意十足,倒头便睡,好在这屋子虽是空心砖墙,比起故乡的木头房子就好上十倍不止了。

        外人看来,住木头房子是挺像那么一回事儿,尤其是现在在城里的人都向往乡下,小木屋,可对年轻人,对睡眠浅的人来说,可未必是件好事儿了。此中之因,就不明说了,且自理会了。

        住已四十天时间,而搬来画面,似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近晚时,费了老大劲,搬开挡住吊顶开关的柜子,这灯一打开,室居看起来更为舒服了。尤想起向阳院,开始住进去时,总觉屋里光线不够,后来索性加了三支日光灯,无论阴天还是晚上,室如白昼,所有内心偶有的愁闷和不适便会一散而光。对于长期居室之人,一个亮堂的空间在心理暗示上,给人以开阔,放松和舒展的氛围,那怕久居,也不会太多影响心情。而白色的光源,所映射的,便是清冷让人内心保持清醒的状态,自始至终不会觉得人心懒散而致消极状态。风年前,未触及心理学书籍,始终不觉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日常和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早期,虽然通阅《犯罪心理学》一书,可毕竟年轻,吸收有限。而后至北大游学三年,习哲学,阅心理学,又在法律门类上有所了解,方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理,莫为叹止,亦不敢相忘而草草了事。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远离了熟悉的人和事,物,方才静下心来,一切显为可见。往日里的忽略,此刻便是心底沉静,真晰可见了。人,就是需要独处,在独处中扪心自问,才会发现一切需与无需的区别,以及内心的困窘和追索,失败的缘由和向往目标的缺失之口。

        想来,大问题不能解答,或者说,第一原理树立不起来,是知识方面向迷惘。但迷惘也是人生的一个方面,更梆梆的现实是我们还活着。长日愁眉苦脸有什么好处呢?不如,事实也是人人都在这样做,且像我们吃烤鸭,不问养壮了有什么意义。这是退一步,天上如何管不了,且回到人间打算盘,比如现在住楼房也有人住窑洞大抵是舒服,就费尽心思要搬进楼房的,而不问舒服与不舒服之间有什么大道理。这样的生活态度就像是《中庸》开头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深夜之笔

相关文章

  • 深夜之笔

    唯夜深人静之时,方见安宁下来。 白日里,楼上住户的来回走动和孩子搬着物件,甚是噪耳,几次想门上寄语...

  • 深夜杂笔

    深夜或许是黎明前的黑暗,我醒来翻阅简书朋友的文章,这两天因为老母亲住院就没好好写文字,乘这静谧整理一下思绪...

  • 深夜虑笔

    你终将明白他想要的 你终将明白她想要的 你最后明白你想要的

  • 深夜杂笔

    夜已深了 万家灯火与欢声 都已落下帷幕 辗转 辗转 心在胸腔内踱步 将睡未睡,欲说还休 躲在简书的一隅里 窥探着自...

  • 深夜散笔

    带上耳麦,听着广播,一首首歌曲在我心中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听着,听着;眼睛...

  • 深夜碎笔

    算算日子,开学已经有了半个月了,昨天和妈妈微信,她小心翼翼的问我,这周末,忙吗?如果不忙的话,她就来华信看我。我一...

  • 深夜杂笔

    也许是从大学时候开始的习惯晚睡,即使困的想埋进被子里,还是要看着时针一分一秒走到这个时候,才不舍的和这个世界说晚安...

  • 深夜乱笔

    谁说必须要有婚姻呢 当婚姻二字进入一个人的生活时,它带来的巨大变化可以让一个人非凡,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平庸至极。 ...

  • 深夜糊笔

    失眠半夜,索性爬起来写东西。失眠自然是有原因的,有很多的思绪,是借酒或许也浇不了的愁,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是一...

  • 深夜的笔

    夜。 窗外,明月披上了轻纱进入梦乡。 卧室内,键盘、机箱风扇,还有高速旋转的硬盘依然展现属于它们的活力。 手指落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夜之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iq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