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下午,馆里没什么客户比较安静给孩子奶奶打去视频电话。
接通后一张布满皱纹的大盘脸出现在视频里,然后是徐梓栋从屋外跑进来的身影。
快六岁的男孩正是异常活跃,连狗看了都嫌弃的年纪。
若是我天天对着孩子在家想必也是头疼的很。把孩子丢给了婆婆照看。
常年在外工作又异常的思念,在群里看孩子读书打卡的视频。嘴角上扬的咯咯笑着。
又想,妈妈出来打工,留两个儿子在家也不错。因为我发现,当我在家时,他们兄弟俩总会打架为争某个东西为争某个理。为的就是看我偏袒谁。妈妈不在家,两兄弟俩倒是挺和谐的很,在盛开小花朵的桃树林里一起搂着拍照了发给我。或者一起商量着要什么玩具。
当兄弟俩兴致冲冲的在商量要红色还是黑色时,奶奶总会在旁边吼两句
(又买什么玩具,家里这么多,还不够你俩玩的呀!学习不积极尽整这些没用的。要买也买学习的,玩具不准买。)
然后弟弟一转头对着奶奶奶凶奶凶的(呵,就要买就要买)
弟弟不会弄,给哥哥说好话然后又拖上哥哥想要的礼物一起把图片链接发给我来付款。
或者,两兄弟在厨房吃奶奶做的鸡蛋面条。奶奶常在一旁哄着,看看谁吃的又多又快。无奈,两个孩子吃饭能急死个人。弟弟平时吃饭是挺快的兴许是弄了他不喜欢吃的,奶奶催促着,他便学会讨价还价。“那我只喝汤”
奶奶急了“只喝汤怎么能行,没有营养。我们要长个子超过哥哥。”
弟弟扬起那颗圆圆脑袋问“为什么要超过哥哥”
哥哥的头小说“笨蛋!这样打架,你就能打赢我了。”
诸如此类的。我经常回想:若不是嫁与徐勇,独生子怎会有个哥哥呢?他离异带儿,我未婚。心里总会有点下嫁的感受。可谁叫自己当初两人好上了呢!
现在看来,相差五岁的兄弟俩在缺少爸妈的陪伴下的相处模式还很愉快。
两公婆照顾着两个大孙子。婆婆很早就退休了,全程照看。所以这两年也憔悴了很多,住了两次院。也是操劳过度。公公去年刚从农场的单位退休。会比较多的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我和孩子爸出门在外打工也确是放心了很多。
上午 跟着隔壁家的孩子比栋栋大五个月的小男孩木木去了镇上的一家专门培训孩子的武术馆。百来个孩子都在那学。栋栋跟着在那比画了下,还挺像样的。给他交了500块定金说给孩子父母商量下。一年的学费平时周末上课,一天上课2小时,加寒暑假。学费3500!
很庆幸,孩子自己愿意学,不是因为大人的焦虑被迫给她报班!
微信里转了三千给孩子奶奶去报课。
随后在前台想起也好久没有给妈打电话问候了。老公经常说我没心没肺联系爸妈太少不知道关心人。我妈也是内疚从小没怎么管过我,总让我一个人呆在家里。造成长大了对家庭观念不强。其实我是知道爸妈那时也是没有条件来管我和哥哥太多。就像我和孩子他爸没有条件陪伴我们的孩子长大一样!只有通过视频给予够不到抱不着的亲情维系!
总盼望着可以早点有能力去回到孩子身边陪伴着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