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几天无所事事,既不出门串亲戚,也不约人搞聚会,白天看晚会,晚上接着看晚会。
网上看了《来电狂想》,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三国》,而且越看越有意思。
之前跟朋友就聊过,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单单是电影,就不像是小时候那样只是看热闹,现在也已经会去读了。
小时候看,可能连故事情节都不清楚,顶多知道哪边是好人,关注点都在打斗,搞笑这种感官情绪更敏锐的地方。
后来学习能力变强,学会了思考,知道一部电影要靠演员,摄影,特效,剧本等等很多因素,要学会更全面的去看它。
那会正好是在他家看《后会无期》,钱被淋湿那一段,江河说把重要的东西贴身保存,顺带着就把苏米的名片放起来了。看到这个细节,就跟朋友聊了起来。
虽然来电狂响翻拍的那部法国原版电影没看过,但还是觉得国内版,导演是收着尺度的,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有了一个近似反转的结局。
一直在追的一部小说里,作者提到过“阅读理解”的能力很重要,一个人说的话,做的事,都有他们背景和目的,这种目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意识到这点并能够看破的话,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这个角度去看三国,就会觉得很多的情节和对话很有意思,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自然有很多相关的前辈大师专业的解读,可有时候,听别人讲的再热闹,也不如自己能窥得一二更有乐趣不是。
毕竟,不管小时候听大人们聊天闲扯,还是后来读书上网,都是有看到过一些历史人物的点评,或忠或奸,或功或过,褒贬不一。
长坂坡一战,赵云回去救刘备夫人,久时不回,张飞大声嚷嚷怀疑赵子龙投敌,刘备当场斥责于他,说他与子龙乃是生死之交,万万不会投敌。
后来赵子龙七进七出带着孩子回来,又来了一出刘备摔阿斗。
这两处地方,从仁义角度看,可以说刘皇叔对兄弟的信任,对手下大将的看重多于自己;若是故意看作伪善,斥责张飞是为了稳定军心,扔掉孩子也是笼络人心。
真相不得而知,这并不妨碍更全面的去了解一个人,知道的越多,才能更接近的解读他。
当有一天站在长坂坡,站在赤壁战场,想起每一个传奇故事,即使物非人非,也会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