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岸花开
丁立梅曾写到:佛说,世上的苦难里,原都藏着珍珠,你能经受住苦难的磨练,你终将找到,生活赐予你的华美。
今天读了《疼》这本书,内心也为主人公心疼,但是我也看到了苦难背后人性的华美。这本书的作者是孙频,本书是中篇小说。作者将《疼》《盐》《裂》合成一部书,但是作者更喜欢起名为《疼》。因为清醒的疼痛是我们生活中回避不了的,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底色。清醒的疼痛,更能让人清醒,学会宽容,与自己和解。
在《祛魅》这一章里,主人公是李林燕。她1985年考上大学,苏北的一所师范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吕梁山区的方山中学当老师。我从小说中感受李林燕的经历,从她的故事反观自己,也看到一个新的世界,为自己的生活打好底色。
一、身处逆境,积极应对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风雨总会过去,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终会见到彩虹。
李林燕刚毕业,也是一个青春洋溢,阳光美丽的女子。虽然来到县城里当老师,依然保有梦想。但是这里的环境很艰苦。这所高中,出了校门就是黄土高原,周围全是黄山野林,环境肃静。学校里有一个残破不全的操场,几排破烂的窑洞就是教室。
面对这样的环境,李林燕刚开始还是积极面对的,因为有梦想,她相信自己最终会离开这里。所以她早期背书,都会给自己画一个美美的妆容,这是迎接新一天满满的仪式感。
她不仅给自己画美丽的妆容,连生活也是有滋有味。在她觉得自己没有长出翅膀可以飞离之前,她还是安心在这里生活着。她用西葫芦来做饺子馅,每个饺子包得像花一样绽放;她用野果子熬制果酱,蘸着馒头吃;她还不嫌麻烦花费时间给自己做一顿捞饭,饭好像很香,配着酸菜土豆丝,小葱和辣椒,五彩缤纷,给生活也添了许多色彩。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能够坚持住,这也是对自我的鼓励和安慰。李林燕的积极面对还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虽然她的结局并不美丽,但是保有初心,才能活得安然自得。
二、坚持学习,活得自信
李林燕上大学时就开始发表诗歌和一些文章,为此她成了中文系有名的才女。如此优秀的女子,也是热爱学习的。
她刚来方山中学教书,每天早起晨读,她会背书、背唐诗、背宋词还有《诗经》等。到了晚上,她趴在桌子上写诗,写信,捧着莎士比亚,捧着巴尔扎克,一本一本读下来,我们可以想象,在温暖的灯光下,一个读书学习的女子,这个画面是温馨的。
总之在艰苦的环境里,还能保有学习的热情,没有自暴自弃,这一点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当今社会,很多励志的人,也习惯早起学习,长期坚持。
朋友圈中有一位朋友,她每天早起坚持第1028天,每天跳绳至少2000个坚持第51天。每天至少五公里跑步,坚持1869天。每天日更至少800字坚持书写第1109篇,2023年阅读,一月份第一周已读第三本。
坚持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自信是一个人有底气的原动力。
三、苦难背后,人性光辉
面对爱情,李林燕是苦命的女子。
三次爱情,都是因为分隔两地。男人的环境发生变化,但是李林燕一直都在方山中学教书。面对同事们的冷嘲热讽,流言蜚语,她的内心也是慢慢蜕变的。
她坚守十年,一直希望爱情回归,希望那个旅美作家来接她去美国。她心里的爱情也随着时间的洪流,慢慢被淹没。
她的存在总是在给别人做嫁衣,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别人。虽然苦生活艰辛,但是她的内心不得不变得强大,为了活下去。
她给予余有生写诗的灵感,余有生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余有生因此调任省里,最后和平分手。她成为他进阶的天梯。
她关心学生,为学生攒钱上大学,蔡成钢上大学的费用都是李林燕给予的。四年毕业后,蔡成钢回来和她领了证。但是蔡成钢在大学当辅导员,身份的差距和距离的屏障也阻隔了他们之间的情意。
她的心灵再次清醒。
她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决定继续经济独立,继续在方山中学当教师。
不管生活怎么困难,女人经济独立还是要有的,否则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无法握住。
尼采说过:“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作家阎连科说:“对人的内化,对黑暗中的尊严,对永恒生存困境的不竭追问,从黑暗中萃取着光明。”
即使身处黑暗,我们也要自带人性的光芒,那种不被苦难泯灭人性的人,才真正华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