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加工环节的问题
精油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涉及种植、加工、整理等等环节。
首先种植过程在第一时间制约精油的安全性。比如香料作物种植过程中因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环境污染造成精油中含有不安全的物质,从而造成精油提取加工过程中带入精油中的安全性问题。
提取加工环节中采用有机溶剂法萃取精油,其过程中有机溶剂混入精油造成的安全性问题。
再次,精油提取后储藏罐的选用不当产生的污染和氧化问题,如塑料壶,铁质罐,不避光,不密闭造成的安全性问题。贮藏场所潮湿,强光,高温造成精油的质量劣化。
二、精油本身的安全性问题
一些研究者在研究精油化合物的种类同时也非常关注不同的化合物在皮肤吸收过程中给人体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研究发现不同的化合物在被皮肤吸收后都以不同的速度进入血液中。比如:
松节油、1,8-桉叶油素、α-蒎烯渗透到血管需要20分钟。
丁子香酚、芳樟醇、大茴香脑、乙酸芳樟酯、香叶基酯、芸香酮需要20-40分钟。
茴香油、香柠檬、柠檬、水杨酸甲酯乙醚需要40-60分钟。
柠檬草油、肉桂醛需要60-80分钟。
香菜籽油、芸香油、胡椒薄荷等需要100-200分钟。
渗透速度和分子量的大小、亲脂性有关。
三、观念问题:“天然”、“标准”不等于“安全”
精油属于植物天然产物,由于天然产物多少都会因为气候的变化等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造成批次间和年度间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变化,精油生产商为了能持续稳定地满足市场的需要,根据自己生产精油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制定企业自己的精油标准(该标准要报批国家相关部门并备案),当中标明自己生产的精油的化学成分的变动区间和物理性质。
一般来讲,气候稳定,品种,栽培方法,收获时间,提取方法,整理方法,包装方法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这种变化幅度被包含在企业标准的范围内,但难免一些成分也存在高于或低于标准的情况。企业的技术人员会根据往年储存的不同批次的油的成分特点调整出符合自己企业标准的油,从而建立一套让本企业生产的精油品质持续稳定的方法。
某种精油的国家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制定的相关部门根据本国各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比较通用的精油标准,这个标准在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使用。这个标准的含义是:我国生产的该种精油符合我国的标准。
在工厂生产加工出来的精油只是原料,它会进一步通过香精香料公司、化妆品公司、食品企业、洗涤用品公司、药材公司,芳香疗法企业(在国外很多国家把芳香疗法作为辅助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和保健)、纺织或时尚行业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或需求,对原料进一步整理,提纯,或单离和其他香料(天然或合成)配伍做成各种配方加入到各种产品中,这些配方或称为加香产品(香精) ,或成为功效产品。
加香产品往往以微量的比例添加到各种食品,洗涤用品或化妆品中。功效性产品也包括某种食品或日化产品的抗菌防腐剂,在产品中所占比例也非常少。但精油若使用在芳香疗法或用于人体涂抹、按摩、吸入等方面时,精油的使用量相对加香产品要高很多。
四、精油化学型和精油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性问题
同种植物产生的精油在化学组成间也有差异,我们将这类植物叫做“化学型”。比如通常所说的百里香油是一个名称,但却是不同的化学型。
市面上出售的百里香油的大多数,是富含具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百里香酚的那种。但同时也有百里香酚含量极少,或根本不含有,却有大量的芳樟醇的百里香精油。这种含有很多百里香酚的百里香精油由于伴有刺激性而显示危险性。所以说百里香精油既有安全性的也有危险性的。
同样迷迭香的化学型也很多有1,8-桉叶油素化学型和马鞭草烯酮化学型,化学型使用错误也会造成安全性问题。
还有报道一些酚类化合物的不当使用造成危害,例如误饮丁香油造成伤害事件,丁香油中含有大量的丁子香酚,过量使用会引起中枢神经机能下降和异常,昏睡,肝机能下降等等。
一些精油化合物对皮肤的不良反应除了上述肉桂醛对皮肤刺激作用外,一些化合物还会引起皮肤的过免疫反应,和发疹反应,还有内酯类化合物引起皮肤的光毒性反应。
光毒性近些年日益受到关注,日光通过化学物质对皮肤引起的伤害,往往是多环形物质。尤其含有香柠檬内酯的精油,如香柠檬油,酸柠檬油(压榨法),柠檬油(压榨)法,苦橙油(压榨),西柚(压榨)因含有香柠檬内酯,涂抹这些种类的精油后暴露在日光下都会产生光毒性。因此在使用时必须要求使用后在12小时内不能将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
五、人为造成的安全性问题
(1)香料植物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带来的精油污染问题。
(2)精油中被认为加入了非天然的合成化合物,在芳疗中规定精油一定是纯天然。
(3)精油保藏期的延长,或者保藏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精油的劣化。造成精油的劣化的原因主要是氧化,高温,和光照。
(4)芳香疗法的国际规则是拒绝精油的切割和用合成原料进行重组,强调全组分使用。比如依兰,依兰油在市面上是分段蒸馏,分段销售,但在芳疗中不允许分段使用。
六、怎样确保精油的安全性?
(1)前述栽培过程应当把握品种的正确性,使用有机种植或控制农业化肥的使用,提取过程不适用有机溶剂等,从源头控制精油的安全性。
(2)精油的储藏:精油一般在购入后,或者在开瓶后1年之内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使精油有效期延长的最好方法是,将精油放置在冷藏库里冷藏,这种形式保存的精油使保质期延长2倍。容易劣化的精油,购入后6个月以内(冷藏12个月以内)用完是最理想的。但同时请留意,冷藏会使精油的粘性提高。
(3)包装和标签:精油应该用褐色玻璃瓶灌装,纯精油每瓶容量不要大于10ml,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万一被误饮的情况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害。标签上应该注明:精油的名称、拉丁学名、化学型、纯度标示、精油提取方法、生产地、提取部位、容量、制造商、批号、注意事项、加工日期,保质期、主要成分、使用方法(如是否需要稀释,涂抹还是嗅吸)、使用量、警示使用人群等。
(4)为了进一步保证精油的安全性, “皮试”法是一个常规的措施,即使用前先将精油涂抹在手腕内侧,面积一元钱币大小的范围,5分钟后观察皮肤有无异常反应,如果有不良反应就立刻停止使用。皮试是一种帮助预先得知皮肤是否会过敏和特异体质性反应的简单方法。建议采用这种方法。
(5)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是,先购买小样。国家已经对多数精油都建立了国家标准,可以通过上述物理指标的测定和化学成分的测试明确精油的品质。
(6)无论哪种化合物,无论天然还是合成,过量使用都会带来安全性问题,比如饮用咖啡,如果饮用150杯,是成人的致死量,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饮用150杯,所以也没有必要出示警告或者采取制限措施。但精油的150ml次使用却是人命关天,这个量就等于咖啡的150杯。所以芳香疗法中对精油使用量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七、精油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精油应该保管在什么地方?
精油会因为紫外线、温度的变化而造成氧化变质,所以要避开直射光和高温高湿的场所。如果是塑料容器,精油会溶解塑料,所以精油要放在折光的玻璃瓶中。
(2)精油的使用期限应该是多长?
首先生产商应在瓶上明确标记使用期限。一般情况下,未开封的瓶子约5年,开封后为半年到1年时间。像柠檬等柑橘类的精油寿命要短一些,约为半年,相反檀香或广藿香放置年代久一些,其香气品味更好。当然过久的放置也会引起品质的改变。大多数精油和芳香水在开封后都是在15度以下暗处保存1年左右。
(3)精油的原液涂抹在皮肤上怎么办?
立刻用大量清洁的水冲洗,如果出现异常,拿着成分表和医生商谈。
(4)精油的原液如果进入眼睛后怎么办?
立刻用大量清洁的水冲洗,如果出现异常,拿着成分表和医生商谈。
(5)精油的原液被误喝了怎么办?
法国等欧洲国家有在医师的指导下精油可以内服,但目前我国尚没有专业指导者,故精油原液误用或误饮会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在误饮的情况下,无论如何先用清洁的水漱口,不要强迫呕吐,拿着成分表去医院。
(6)孕妇能使用精油吗?
精油对怀孕期间的呕吐、背痛、浮肿、妊娠线等有效。但有些精油因有通经作用有诱发流产的可能性、比如香紫苏、刺柏、罗勒、迷迭香、甜牛至、雪松、胡椒薄荷、百里香等,一般,在怀孕4个月为止,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精油涂抹,当然嗅闻香味是没有妨碍的。
(7)精油能对幼儿实施按摩吗?
因幼儿体重小,没有充分的抵抗力,不使用精油最好。但由于需要,也可使用植物油或芳香植物的浸出油、芳香植物水。
如果想在房间里使用香熏的情况下,也要注意精油的种类,推荐薰衣草、桉树油、石蒜、中国柑橘、英国薰衣草、澳洲茶树等。同时,幼儿在使用精油时要考虑年龄,在使用没有禁忌的精油时,浓度一定控制在0.5-1%。
更多香薰、香料、香芬、精油等话题和知识请关注本公众号
——倍特芬香芬(BETTERFINE-CN)
加客服微信BTF-VIP,关注更多福利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