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每个人的选择生活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创作欲望。
让生命写满成就感作为人来说创作就像在世界上留下自己存在过的证明一样,只是有的人这种欲望比较强烈,有的人比较隐晦,但基本上是人都会有这种想法,“我要在世界上留下点什么”。
写小说是创作,绘画也是创作,拍电影(视频)、作曲、发明创造、制作机械、开发软件……………都是人类抒发创作欲的一种。
而想要写小说的人最多,完全是因为写小说的门槛(至少看上去)最低而已。
毕竟是个人都能有事没事写个两段,讲清楚话谁不会,so…然而为啥有人成功了有人没有呢?
因为钱老先生说过,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会把创作冲动当作自己的创作才能。
创作来源生活我也不例外,我喜欢写作,甚至一直觉得,文字的存在,是为了给我们的故事穿上美丽的糖衣。
如果能用笔端勾勒出我们情绪里的每一处细节,这种倾诉方式不是更美妙么。
更加希望如果有一天“苏毅,会问我说......春天什么时候会来呢?”
阳光透过玻璃射出一条绚烂却又模糊的弧线,映着这个并不安分的世界一片静谧。
在梦中我遇见从早上睡到下午的安乐在打了放学铃一个小时后,开始慢吞吞地走出教室,学校一片安静,人已经走光了。
像地狱释放囚灵一般疯狂逃窜,寻找安身之所。网吧,舞厅,酒吧,kTV。
安乐抬头望望天空,一片祥和,还是那样一蓝到底,让人看不出原本的颜色是什么。像甜美的果肉裹着丑陋的核,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却剧毒无比。
安乐收回空洞的视线,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下午的余晖散发着釉质的光芒打在安乐孤独的身影上,像一座镀金的雕像一般,透着孤寂的光。
“我会习惯的.....”
“一个人。”
"我送你回去。”背后响起温润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人呢?坚持了十年了。
梦中安乐并没有转身,背后的那个身影亦然站立在那里。
他从未离开过,他永远挺拔的站在那里,像一座大山般矗立不倒,但安乐并不需要。
“不用。”安乐抬步离开。
回家的路上很安静,因为并没有经过热闹的街市。安乐的家在小巷的深处。
那是一排老旧的房子,散发着颓败的气息。穿过一个又一个黑暗的房子,像行走在迷宫里,没有重生没有未来。背后的身影依然保持始终不变的距离,两个人的呼吸声像黑夜里的浓雾般弥漫在毫无生气的暗巷里。
缓慢地脚步声撞击在布满黑污的灰黄墙壁上,回声来回穿梭在冷寂的暗巷间。注步,侧耳倾听仿佛又什么都没有。像荒芜的惨淡人间,那些囚灵躲在暗处沉淀沸腾的怨气。
砰!!!砰!!!陈旧锈化的金属材料受到外力后由于惯性来回撞击了两下,让原本就残破不堪的身躯落下片片锈絮。
苏毅看着沿着铁门掉下一字的铁锈絮,沉了沉眼眸转身朝巷口走去。
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是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端点,永远隔着一条直线,越是挣扎就越是走向无限延伸。
苏毅的家在墨河的东边,而安乐的家在墨河的西边,一如他们各自的人生。顺昌街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五仁(无人)街的残垣陋壁、灰暗破败。看似永无交错的可能。
世界纵横交错,一个起点可以有无数条回归终点的路径。为何你我会交错在同一条线上?
苏毅和安乐就是我梦中的人物,我一直在坚持写他们表达自己。
网友评论
“下午的余晖散发着釉质的光芒打在安乐孤独的身影上,像一座镀金的雕像一般,透着孤寂的光。”
改成
下午,余晖散发着釉质光芒,打在安乐的孤独身影上,像一座镀金雕像,透着孤寂的光。
这样感觉会不会更好一点?当然这只是我喜欢的风格,仅供参考。
“背后的身影依然保持始终不变的距离,两个人的呼吸声像黑夜里的浓雾般弥漫在毫无生气的暗巷里。"
”缓慢地脚步声撞击在布满黑污的灰黄墙壁上,回声来回穿梭在冷寂的暗巷间。“
这两句意象也很好,就是念起来就有些别扭。
试着理解一下,90%属于我的发散思维:看完文,想到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苏毅和安乐是作者的两种写作状态。安乐:日复一日,重复,单调,现实的生活,不满现状,找不到出路,死扭。苏毅:理想的生活,映衬现实,却于现实没有多大用处。两者其实很难做到彼此理解呢。
总的来说,现在主要是人生刚刚开始,有很多不确定性,道路太多,选择太多,对于何去何从有些迷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