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如果不是身临其境是不太会相信,自然也不可能理解的。
《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或许正是生活中这种不相信,不理解现象的狭义注释。
是的,狭义理解下,有些现象在没有被新事物,新规则彻底打破之前,它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尽管不一定被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多数人理解。
当我第一次听说市场上需要更大粒,更饱满的药片的时候,我是不太相信的,站在自己的专业立场上看待这事,很容易会把专业知识误认为是众所皆知的常识,因此才会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识”的现象。
老周解释后,我理解了。
我认为的非理性,在市场上却是很多人认定的理性。在无法鉴定药品含量的情况下,相信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必然的,当然片子和瓶子越大,装得越满,就越划算。
两瓶相同品质,同一质量标准下生产的同品规产品放一起,看起来比较大的那一瓶将更有卖相。哪怕它的生产条件和品控都赶不上另一瓶,毕竟能看到的只是面前的成品。这种现象存在了很长的时间,直到这些质量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外观性状,压缩了生产企业操作的空间,同时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也渐渐提升后才基本消失,
还有就是换了包装,从半透明的棕色玻璃瓶换成了不透明的白色PE塑料瓶,至少肉眼没有那么直观后才淡化了以大小论好坏的习惯。
其实,不只是片子的大小,在包装上同样是有些令人不理解的。在明明知道塑料瓶比玻璃瓶生产更简便,更容易控制质量,甚至综合成本更低,在市场上到处都是外省的塑料瓶包装情况下,本地没有一个厂家第一时间主动改变,这一点从普通认知来说也是有些难以理解的。
当然,都有是情非得已的理由,那就是认定了本地消费者习惯,新包装的市场接受度未知,不愿意去冒险,无论是市场占有率高的先进企业,还是我们这种新近入市,正在模仿和追赶他们的小企业。
或许所有情非得已的被动变化都有一个事件作为导火索。从犹豫到坚定,或许并非自己的觉悟,而是天意的决定。
对我们来说,天意的导火索就是发给老方的那批货,因为它出了问题,才会让我们的改变提速。
早安,五月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