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跟着我们走遍世界
万庙之母,不仅是东方艺术之宫,更是岭南圣域:逛过祖庙,方知佛山镇

万庙之母,不仅是东方艺术之宫,更是岭南圣域:逛过祖庙,方知佛山镇

作者: 跟着鹏叔游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2-05-19 17:36 被阅读0次

    逛完岭南天地,左近还有一处“来佛山不到这儿就等于白来”的所在——祖庙。

    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历经多次被毁重修,现存是清光绪年间大修后的样子。

    祖庙又称真武庙,奉祀真武(玄武)神,俗称北帝。起先由于佛山河网密布,每年都会遭遇水患,百姓流离失所,于是请来北方道教中的水神北帝到佛山坐镇,自此风平浪静。

    玄武荡魔大帝

    北帝神崇拜慢慢成为岭南民间信仰系统的主干。

    与其他民间信仰神一样,真武经过了曲折的塑造过程:起源于北斗崇拜(星宿神),到秦汉玄武的龟蛇紧缠(四像: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崇拜,升仙,逐渐人格化,宋时演变成脚踏(放)龟蛇的道教神祗,最后形象完成由武到文的转变。

    关于北帝的起源演化,在祖庙历史文化馆里可以找到清晰的注解。顺道说一句,正式游览祖庙前,不妨先到博物馆听听讲解员怎么说——每天定时几场免费讲解。

    祖庙正殿现存国内最大的明代真武大帝铜像,重达2500公斤,表面贴金彩绘,高9尺5寸,暗合“九五之尊”之意。披发发跣足,神情威仪。

    每年的“三月三”北帝诞,佛山都会举办盛大的北帝巡游祭祀仪式。北帝神像会被请出,坐着轿子参与巡游。

    祖庙元时称“龙翥祠”,俗称之为“祖堂”,并随着靖康南渡的岭南移民潮,逐渐成为佛山社区最初的祭祀中心。自宋钦宗始,历朝皇帝对真武神均赐封有加。尤其明正统年间的一场战乱——黄萧养武装起义,把北帝信仰推向顶峰。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 黄萧养农民起义

    当时22老率领乡民击退起义军,取得胜利,据说就是因为北帝显灵。禀报朝廷之后,景泰帝敕封佛山为“忠义乡”,敕封祖庙为“灵应祠”,下旨要求官员每年春秋谕祭,保国泰民安。

    此时,北帝信仰得到了中央的正式承认和册封,北帝神成为官方认可的主要神明,北帝从地域神演变成国家神。

    因此,真武庙遍布广东各地,其中又以佛山真武庙为盛。正如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言,“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

    祖庙渐渐发展成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特殊庙宇,在佛山的历史发展中越发的占据核心地位。从而开启了祖庙“廿七铺奉此为主,亿万年唯我独尊”的全盛时代。

    灵应祠西次间门联

    可以说,祖庙的历史就是佛山的历史。

    逛祖庙时,总是能听见来自天南海北各种口音的五花赞叹,“哇”,“这么精美”,“我去,牛逼啊”,“你看那屋顶的雕刻,真的假的”……

    只要到过祖庙,相信没有一个人会错过头顶上随处可见的“三雕两塑”——石雕、木雕、砖雕与陶塑、灰塑。精美绝伦,堪称一绝,不愧为“东方艺术之宫”。

    祖庙三门正脊局部

    其中,尤以祖庙陶塑最为吸睛。岭南建筑陶塑又称为“瓦脊”或“花脊”,以人物、故事、鸟兽、鱼虫、花卉及亭台楼阁装饰在屋脊上。

    不论主体建筑,还是廊庑或照壁;不论正脊、垂脊还是看脊,都少不了绚丽多彩的陶塑。

    不信,抬头看祖庙三门(崇正社学、灵应祠、忠义流芳祠三座建筑物的正门联建在一起,称为祖庙三门)之上的陶塑瓦脊,长31.7m、高1.78m,被喻为“花脊之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南北建筑的差异,北方的宫殿庙宇上很少用华丽的正脊,多用线脚简洁的筒子脊。千篇一律,缺少变化,更加的沉闷,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沉稳、威严。

    北京故宫昆宁门正脊

    这条如龙踞虎盘的花脊,使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更为雄伟壮观。

    细看正、背两面共塑各式人物300余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描述的故事内容包括“姜子牙封神”(正面中段)、“甘露寺”(正面西段)、“舌战群儒”(正面东段)、“郭子仪祝寿”(背面)。

    还有十几座别致的亭台楼阁和点缀其间的花卉鸟兽,作为故事内容的衬托。

    正中置一颗铜宝珠,宝珠左右有相对的鳌鱼,气势非凡,有如翱翔在蓝天白云中。

    该陶塑出自清光绪石湾文如璧店,多说一句,石湾陶塑历史悠久,其技艺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走进灵应祠,别忽略崇敬门上方的一组灰塑作品——“桃园三结义”,还有南墙上嵌的一幅砖雕——“牛皋守房州”。

    端肃门上方和墙上也分别有灰塑和砖雕两幅作品,内容是“唐明皇游月宫”和“海瑞大红袍”,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已有200多年历史。

    过天井,石柱香亭内有铸造于清嘉庆时期的大型尊兽足铁鼎,高2.7米,两鼎耳上有铭文,分为: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代表了当时佛山冶铁业的最高水平。

    前殿内是24尊漆扑神像,是岭南地区现存极少的古代漆扑工艺造像之一,殊为珍贵。漆扑工艺比较复杂,首先要塑泥像,接着外敷苎麻布,反复涂漆八、九层,再在漆面上绘图案,贴塑衣饰、配饰,最后贴上金箔。

    两侧这二十位神将都是北帝统辖部将,他们神态各异,手持不同法器,各司其职。

    南端置有一张柚木贴金镂雕神案,上下两层分别为“荆轲刺秦王”和“李元霸伏龙驹”故事,是祖庙的镇馆之宝。

    尤其李元霸伏龙驹这幅暗含深意,几个深目高鼻的洋人,有的作献表状、有的跪地求饶、有的被打翻在地,充分反映了清朝佛山人对帝国主义入侵的痛恨。

    北端梁枋上悬一块横匾,上书“辰居端拱”四个烫金大字,借指帝王无为而治。

    前殿与正殿之间的天井里也筑有一座香亭,亭内所悬匾额“忠义鸿名重地”,书写着佛山镇的历史。

    再向前就是正殿灵霄宫,是祖庙建筑群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重建于明洪武1372年,最珍贵的是前檐斗拱是北宋的遗构。

    这是目前宋代双杪三下昂五跳八铺作斗拱仅存的实例,放在山西也必有一席之地。

    进入北帝殿,可看到地上有一块长方形的大青石,石纹上隐约可以看到一条条暗红色的痕迹,这便是有名的拜石(又名血印石、劏仔石)。

    金庸在《飞狐外传》第五回《血印石》中描写了这个悲惨的故事:凤老爷怀疑钟家儿子偷了,询问中,小子五岁口齿不清,说吃我(吃螺)误为吃鹅,钟四嫂在北帝爷前破儿腹明冤,孩子惨死。

    殿内两侧靠墙处陈列着北帝出巡时的全套仪仗,高脚牌、佛道八宝仪仗、各式兵器共74件,阵容庞大,纷繁复杂。如此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也颇为难得。

    出三门,在锦香池的对面就是华南最大的戏台万福台,也是广东现存最古老的戏台。至今每个周末下午还有粤剧上演,赶上的话不防听上一场。

    祖庙里还有两处纪念馆不可错过,叶问堂和黄飞鸿纪念馆。

    这两位武术宗师我们都不陌生,甄子丹饰演的叶问,还有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电影》都是八零后难以磨灭的记忆。

    叶问堂里陈列着咏春宗师叶问的珍贵照片和李小龙的亲笔信件。

    在黄飞鸿纪念馆里游弋,总有种幻觉。像是回到了电影中,想起十三姨、宝芝林、鬼脚七,还有狮抢绣球的精彩武打场景。

    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

    纪念馆外边的广场上,不可错过每天按时举办的醒狮和武术表演。疫情期间,请提前查询。

    看着狮子在1米多高的一根根木桩上旋转跳跃,灵活矫健如履平地,前后两人配合的天衣无缝,令人大开眼界。  

    除了这些,祖庙还有庆真楼、孔庙、双龙壁、展览馆和各种牌坊,都值得多花些时间细细观赏。

    看过祖庙方知到过佛山,走过祖庙,才了解这岭南古镇千年的璀璨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庙之母,不仅是东方艺术之宫,更是岭南圣域:逛过祖庙,方知佛山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ql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