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月,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的这苜诗,又引发我春节回家的记忆。
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的疲惫,并没有浇灭我回家的热情。虽然”近乡情更怯”,但临进家乡,我内心更多的是激动和期待。
01
开车在平坦宽阔的柏油大道上,看着路两旁时隐时现的树木和建筑,不由陷入回忆。
二十几前,这是我上学的必经之路。那时,这条路又窄又不平,每次下雨,我们都是拿着小木条上学,要不时地停下来用小木条捣自行车轮廓,抠里面塞的泥巴。。
力气大的男孩子宁愿被自行车骑——扛着自行车,那样也比推自行车省力。还有的同学一下雨就宁愿饿肚子,也不从这条路回家吃饭。
如果那时的路有现在路的一半平坦宽阔,再大的雨也阻挡不了同学们回家的路,也不至于有同学饿肚子。那时的学校附近只有卖文县的,没有卖吃的。当然,即使有卖的大多数同学也没闲钱买。
02
一阵阵喇叭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抬头一看,巳来到了一座离家不远的小桥上。
只见小桥早巳没有了以往斑驳的影子,不知什么时候巳被修葺一新,断掉的栏杆巳被换上新向,并全被刷上朱红色的油漆,此时正像两排临危不惧的勇土立在小桥的两旁。
这条小河通过我家冂口。记忆中,河面总漂着各色各样的塑料和大小不一的纸片,还往往浮着大片大片的青苔。邻近的住户都时不时地向河里倒垃圾,还曾有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淹死在这条河国。
现在,河水清了,漂浮也没有了。河水虽有些许结冰,仍不影响它的清澈见㡳,还时不时地有小鱼儿吹泡泡。靠岸的河水里残留着不少”巳无擎雨盖”的荷秆。
更让人安心的是,小河两岸已被朱红色的栏杆围起,靠近栏杆的是一排由冬青组成的绿化带。乍一看,似乎又回到了南方小城。
03
欣赏中,不觉来到家门口。这三层小楼房是两年前刚建的,青瓦白墙。不大的院落,干净别致。
进入屋内,暖风扑面。原来,屋内升着一台现代煤炉,烟囱由窗户通向屋外。一根根暖气管穿过每个房间,在卧室还装有暖气片。
在”暖风吹得人瞌睡”的屋内,不敢想象曾经的”滴水成冰”。
小时候,家里还是祖辈留下的土房子,四处透风,冬天窗户用一层层白色的塑料纸包裹着。房子不避风也不避雨。下雨天,可以用大大小小的盆儿罐儿在屋内接雨,下雪天只能任雪花肆意侵袭。
那时的冬天冷得刻骨铭心,外面千里冰封,屋内也寒风侵肌。一双手到冬天就变成一对充气的蛤蟆。平时不敢伸出手,手还往往出血脓,一到春天,被冻的手就奇痒无比。至今,手上仍有冻疮的印痕。
如今,在这暖洋洋的屋内,再也不用担心冻手冻脚了。
04
最令我惊喜的是,4A级风景区水浒好汉城在我们县城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来到好汉城外的忠义广场,便能嗅到水浒的气息。走进好汉城,浓浓的历史气息便迎面扑来:栩栩如生的108汉画像及介绍有序地墙上排列着,烽火台一个挨着一个
亦写《回乡偶书》城内水浒文化博物馆,宋江武馆,忠义庙,宋江祠等巳建好,孙二娘客栈、大刀馆、明伦堂等正在筹建中。
好汉城全部建好后,参观一次好汉城就像重温一遍《水浒传》,料想会吸引来一批批游者,期待家乡越建越好。
祖国日新月异,家乡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我们在天南海北,无论我们富贵贫穷,家乡永远是游子们心中深深的眷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