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近中华工匠——《好物有匠心》

走近中华工匠——《好物有匠心》

作者: kangaroo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12-15 21:52 被阅读0次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想创作出叫好的作品,离不开凤凰涅槃、千锤百炼的过程。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柳青为创作《创业史》曾在皇甫村长期蹲点;普鲁斯特直到死前最后一刻仍在修改《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的开头一直被奉为经典,马尔克斯却说为了这样一个绝妙的开头,他整整构思了十五年;令无数人百看不厌的“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整整拍了六年。

精神世界的“好物”需要沉淀,需要匠心,物质世界的“好物”更离不开匠心。从衣食住行到笔墨纸砚,从刀锄犁耙到琴棋酒茶,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薪火相传,创造的经典让人钦敬。在浩如繁星的中华工匠中,“改变世界文化面貌”、对造纸进行革新的蔡伦,“艰夺僧繇画相,乃与道子争衡”的唐代雕塑工匠杨惠之,所造松墨被称为“天下第一品”的南唐墨工李廷珪,“迥异恒流,与士大夫抗礼”的明代碾玉妙手陆子冈,书写中国古代制瓷史新篇章的万历瓷工童宾,被明代皇帝赞誉为“蒯鲁班”的木工蒯祥……他们都以各自的绚丽光彩照耀了整个世界。他们的作品挣脱时间的枷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

《好物有匠心》就是一本讲述“中国工匠故事”的好书。这本书共分为15个章节,每个章节均独立成篇,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十五位工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孜孜以求,匠心创作,追求卓越。他们凭借双手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留下数不尽的物质遗产。本书考据正史、出土资料和其他佐证资料,辅以民间传说,为工匠拭去蒙尘,为读者重树中华匠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潘天波,现任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丝路艺术史、中华工匠文化等。曾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以及省级课题9项。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汉代漆艺美学思想》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现代漆艺美学》获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中华工匠,闪耀星河

在中华文明史上,有一个群体,谓之“工匠”。日常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他们。但就是这样一个为人类历史做出过巨大贡献的群体,古代史学家却对之集体性沉默。 除了《元史》《清史》等有少量史书为工匠列传之外,我们几乎找不到其他有关工匠的传记史料,他们仿佛被人们忘记了。然而,古代中国有无数的工匠凭借他们的双手和才智,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留下了数不尽的物质遗产:夏朝东夷族薛国人奚仲发明制造了以木结构为主的马拉车,被后世称为“车祖”;春秋末期越国人欧冶子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秦国名将蒙恬在战争中发现制笔新材料,在使用中不断总结制笔新方法;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创造出树皮、麻头及破布、渔网造纸之法;还有塑工杨惠之、墨工李廷珪、刻工毕昇、织工黄道婆、木工蒯祥、玉工陆子冈、陶工童宾、漆工黄成、样式房雷金玉、瓷工唐英、壶匠陈曼生······

中华匠心,源远流长。传承有序的工艺,追求卓越的匠心,穿越千年时光。古往今来,有多少独具匠心的艺术瑰宝,就有多少不可磨灭的文化传承。

二、一介布衣,青史留名

看完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木工蒯祥。他从一介布衣的平凡匠人,凭着一股韧劲,做到皇城建造的“总工程师”,从能工巧匠到位列朝臣,他的优秀品格令几朝天子赞叹。他完成了故宫这座伟大的历史文化、建筑遗产。朱红墙壁、金粉高柱、蟠龙座椅,这些撑起了九州春秋,也撑起了封建王朝下君王不可一世的威严。蒯祥的这部巨作,是中国历史文化丰富内涵的核心,也是世界上最丰富、最重要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宝库。无数的奇珍异宝被珍藏于此,使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

俗话说:“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国史”。这座金碧辉煌、气宇轩昂的庞大宫殿群,不仅仅镌刻着历史的印记,更蕴藏着以蒯祥为代表的古代匠人的匠心与智慧,在他技艺和匠心之下,木石之材不仅变成了华美的宫殿,更冲破了时间的枷锁,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象征。。在故宫的熠熠光彩之中,蒯祥的名字也注定会被印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随着几千年光阴的流转,如闪耀的星辰照亮了后世来者。

三、写在最后

传承中华工匠文化,弘扬中华工匠精神,见证中华工匠文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肩上的重任。我们不应忘记在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就在这片中华大地上,曾经有无数的先辈,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读《好物有匠心》,走近中华工匠,品读默默无闻的中华工匠故事,品味历久弥新的中华工匠精神,分享灿烂辉煌的中华工匠文明。而在了解之后,更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我们的双手和思想继续讲中华匠心传承下去,在几百年后,让我们的后人也可以说:“看,这就是我们的先辈创造出的财富,中华工匠从未消失过。”

相关文章

  • 走近中华工匠——《好物有匠心》

    《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要想创作出叫好的作品,离不开凤凰涅槃、千锤百炼的过程。曹雪芹著《红楼梦》“披...

  • 工匠精神——魅力旗袍

    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了无数璀璨的艺术臻品,而这些瑰宝背后,埋藏着万千工匠前辈们的非凡匠心精神。正是工匠们的非凡匠心...

  • 所谓工匠

    没有匠心,何谓工匠?

  • 原创328: 工匠精神都是逼出来的

    昨天,与河北唐山的一位中国式众筹首席架构师同学聊起了工匠精神和匠心,他夸我有匠心,我随即回复到: 工匠精神和匠心都...

  • 美丽杭州之匠人精神

    有一档讲述创新传统技艺、传承工匠精神的匠心故事—《匠心》。匠心是汉语词语,匠:灵巧,巧妙。匠心,指能工巧匠的心思,...

  • 好物有匠心,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华匠人

    文:书侠麦克元 周有《赓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也是物的呈现...

  • 浅谈《将作大匠》

    何为工匠?工匠,是指有手艺专长的人。 能工巧匠、巧夺天工、匠心独运、鬼斧神工便是对工匠及其手艺的赞誉之词。出土西...

  • 匠,匠人匠心,独具匠心,看见匠这个字,自然而然想到这两个成语。《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不知何时开始,国民耳...

  • 中华匠心

  • 中原的匠心,教育的福音——东方中原电容技术的诞生,让触摸技术从此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一直是东方中原匠心人坚持的产品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正是他们的这种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中华工匠——《好物有匠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tm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