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第一次看第三章云里雾里找不到北,对写这一章的观后感有些抗拒。今天抽空再次阅读后,结合最近参加的情商训练营,获得的知识,有了一点见解。
“心智模式”一看就懵的专业词汇,理解应该也不容易。我想应该很少人为了读透书去百度吧?这其实就是心理学里常用术语。简单解释就是:通过过去体验、经历,受到的教育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
拆掉思维里的墙(三上)你相信星座是真的吗?
心智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我学生时代,一听到有星座分析,各种测试都会吸引一大堆女生蜂拥围观。我是相信星座的,因为每一次的优点都会往自己身上贴,缺点就感觉与我无关。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坚信着,这大概跟我的乐天派性格有关。
心智模式这一篇有个比较有趣的测试,一段单词字母打乱的英语段落,阅读时并未发现什么不妥,只是想着英译汉,往后阅读才发现大脑自动的将单词字母重新加工,变成我熟悉的单词。
拆掉思维里的墙(三上)这大概就是大家所说的眼见非实,我们习惯用自己的经历与经验去判断我们看到的部分。
这让我想到了船长梁晓玲所说的认知偏差。当时打卡做了一个自我拆解,内容大致如下
刚跟老公谈恋爱的时候,不见面时,他常常不会主动联系我,见面时又对我体贴入微,事事周到,能感觉到他在乎我。当时网上流传着男朋友不主动联系你,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就是他不够爱你。好委屈!想直接问他,又感觉是自己强求他主动联系我,不是自愿的没什么意思。
不能说只能憋着仔细观察,后来发现的确是我想多了。他自小被留守,父母待在身边的时间有限,因为是男孩子比较贪玩,主动联系父母,说贴心话的几率不大。父母回家时,才会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所以他不是不爱我,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不同的经历造就了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船长说认知偏差就像小孩透过不同颜色的糖纸看待世界,而糖纸就是心智模式。这就是为什么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感悟。
有点费脑,因为要早起得先睡了,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