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热潮中企业的功利性思维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2-07 21:18 被阅读395次

    说一说近期在区块链市场一线工作的感受,不得不佩服井大,虽然远隔重洋,但对国内市场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

    从8月份开始正式投入区块链行业工作,各种各样的客户谈了不少,活动几乎每周都有。微信好友里标注blockchain标签的数量开始剧增。

    吴军老师说,智能时代只有2%的人能够把握住。接触下来,有这么几个感触。举几个常见的问题。通过这些提出的问题能很大程度反应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区块链不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嘛?

    我们现在的业务做的很好,为什么我要用区块链呢?

    区块链怎么帮助我赚钱?

    以自己有限的认知给区块链下一个局限的定义

    先不要着急定义,凡有经验必有局限。

    “你们没有应用,你们看看BAT的模式”

    区块链热潮中企业的功利性思维

    这个行业,你没有做成事之前会有很多很多热心的建议。但是能给你脚底下垫一块砖的寥寥无几。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必须正视,创业过程中的孤独必须忍受。这也就是说,不被很多热心的建议所误导,保持战略定力。当然这个需要有自己更深刻的认知,而不是建立在盲目的自信上。看到BAT成功固然不难,但是对于信息行业的理解仅仅在这个层面,那就相当于只看到了海面上的冰山。这个行业是分层的,上面这些层,是建立在下面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等各种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情况下的。君不知华为一家的营收超过BAT三家总和。

    现在我们看到的成功者,支撑他们认知或者支撑他们自信的其实都是来自于过去的东西,而不是来源于未来未知的东西。这种过去的成功惯性的延续到他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上,产生了一种没有意识到的在这个行业用新技术,我也还是专家的错觉。这一点看看银行业,用阉割的区块链技术,半推半就的扭捏之态就知道了。

    我们处在从信息时代,到数字经济的浪潮兴起的过程中。上一代的基础设施不足以支撑下一代的应用,这一点井大和硅谷的先见之辈都有深刻的认识。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始腾飞时,基础设施,房地产是非常值得投资的领域一样,这个行业也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构建。包头市在几十年前修建双向八车道的中央干道,招来很多诟病,修那宽的路干什么,太浪费,也没什么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私家车大量普及,物流业高度发达,双向8车道也开始有些拥堵了,现在人们开始称赞当时决策人的智慧。很多城市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面临公共交通空间有限,拆迁拓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两种思维的差别一个是面向现在,一个是面向未来。

    我们现在人的大脑很难构想数字经济到来之后的基础设施需求到底是什么。至于有人说你们现在没有做应用的用户多,没有人家商业模式好,也不必争个高下对错,一个公司的运营产量不只是作对一件事情就够了。按照这个逻辑,反问一个问题,如果TCP/IP协议的发明人Vinton G. Cerf收取了专利费,结果会如何呢?刚好找到了一篇相关的采访文章。

    Vinton G. Cerf
    TCP/IP协议发明人G-Cerf:我为何放弃专利
    如果你是一个IT人,你可以不知道Vinton G. Cerf博士,但你不可能不知道TCP/IP;
    如果你不是一个IT人,你可以不知道TCP/IP,但你不可能不知道互联网;
    如果从1973年起,Vinton G. Cerf和他的伙伴开始将TCP/IP申请为专利的话,这个世界上的首富还会是比尔.盖茨吗?
    “全世界已经有超过10亿人在使用互联网。” Vinton G. Cerf说,“坦率说,三十多年前研究TCP/IP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到这项技术会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
    Vinton G. Cerf就坐在眼前。
    这位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62岁的美国人,满头白发也掩盖不了他的活力与英俊。在谈话时,喜欢眯着浅灰色的眼睛看着你,显得非常专注;他喜爱做手势,语速快而具有感染力。
      “申请专利从实际的角度是行不通的,如果新技术不是无偿和免费的话,人们就会远离我们而去。” Vinton G. Cerf坚持将今天互联网成功的原因之一归结于他和Robert E. Kahn没有申请专利,把TCP/IP视为私有财产。
      1973年,Vinton G. Cerf和Robert E. Kahn在设计互联网的时候,做出一项重要决定,一定要让电脑和电脑之间的沟通敞开和透明;1975年,开始布设互联网的时候,两人一致决定要把这个礼物贡献给人们,让大家自由的分享。
      尽管当时世界上正处在冷战的高峰期,但值得庆幸的是,与Vinton G. Cerf和Robert E. Kahn合作的美国国防部并没有限制他们和其他地区分享技术。而他们也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推广这项新技术,用各种方式说服人们去尝试使用它。
      “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已经35年了,巨大的变化在于,我们将几十年前的想法在不断的加以扩大,并广泛地去应用它。” Vinton G. Cerf说。
    作为美国MCI公司(世界上最早推动互联网商用的美国通讯公司,98年购买世通公司)主管技术战略的副总裁,Vinton G. Cerf说他更看重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
    他说:“首先,我是一个科学家。” Vinton G. Cerf极度珍惜这个称号。当记者提到他所获得的科学界的一些荣誉时,Vinton G. Cerf甚至兴奋地展示他别在胸前的那枚红色的小勋章。那是1997年12月,克林顿总统为表彰Vinton G. Cerf和Robert E. Kahn为互联网的建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而给他俩都颁发的美国国家技术勋章。在各种重要场合,他都会佩带它。
    “互联网一直面临斗争和挑战”
      Vinton G. Cerf说:“互联网一直面临斗争和挑战。”但他坚信,任何斗争和挑战都是能量累积和释放的一个过程。
      他说:“我们一直在克服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好象在翻山越岭一样,爬到顶,然后落下来,再释放能量。”
      1968年,已经出现了一排人共享一台计算机。
      发展到1973年,美国计算机互相联系的网络有三个,第一个是美国研究用的网络,就是美国国防部用以联系美国有关研究机构的网络。第二个是增阻无线电实施移动通讯功能的网络。第三个是大西洋网络,用以美国和大西洋的联系。而Vinton G. Cerf和Robert E. Kahn从事互联网研究的初衷是将三个网合并。
      从73年到83年整整十年间,互联网并未得到大规模的使用;83年到93年是网络大爆炸过程,十年间用户翻了一倍。Vinton G. Cerf认为,一方面是,MCI公司开始起了推动作用,86年开始推出了光纤网络通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从89年开始,美国允许用于高端研究的技术应用于商业用途。
      但是,“推广中各种斗争一直不断。” Vinton G. Cerf说。
      首先,在TCP/IP技术之前,人们已经有了互联技术(ARPA),尽管它不足以支持10万台计算机的互联,但使用老的ARPA技术的人必然会抵抗TCP/IP技术。Vinton G. Cerf和他的伙伴们用尽各种方法说服使用老技术的人们来尝试接受新技术。
      其次,和标准化组织ISO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与交涉。一开始标准化组织并没有接受TCP/IP技术,直到78年,才得到了标准化认可,其实,当时标准化组织也推出了一套开放式互联的架构。从83年到93年,Vinton G. Cerf和他的伙伴们,都在跟想使用标准化组织推出的互联架构的人做斗争。
      “在我们看来,这套开放式互联架构只是一大堆文件。” Vinton G. Cerf说,“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可行的。没有实际的应用,市场也并未形成。”
      再者,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号称要取代TCP/IP,也不断有新的传输技术声称要取代互联网络传输技术。
      “但最终并没有实现。” Vinton G. Cerf说,“我们在发明和设计TCP/IP时,做得非常仔细。它可以架构在一些新技术上,例如ATM、异步传输之上,这样既可保住我们的体系,又可以从新技术当中吸取新优势,使得整个体系不断地完善。”
      那么,怎样才能使得这些新技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呢?Vinton G. Cerf认为,关键是要建立一种学术界、应用界、政府彼此合作的一种模式,互相支持。只有借助三者的帮助,才能使得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
      事实上,目前对互联网功能关注热点是承载语音通讯,但在互联网上进行语音传输服务面临两大新问题:一是政府监管层面的挑战,二是经济利益层面的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新挑战后,才能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形式的通信服务,把互联网带入下一个新阶段。” Vinton G. Cerf说。
      而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普及,人们对其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得更好,一个是网络的安全,再一个是网络的可靠性。” Vinton G. Cerf说,“安全性与可靠性是迈向未来互联网最基本的两个门槛,否则这个架构将无法存活。”
      Vinton G. Cerf认为,互联网的能否进一步广泛运营,也取决于政府的策略与政策是否逐步细致与完善。比如说如果网上有批判的话,该由什么机构解决;在商业交易方面,如果双方产生了意见上纠纷的话,究竟谁来解决;还有比如说网上如果有金融方面交易的话,是不是应该收税,税应该付给谁。

    对于企业家来说,逐利即正义,但作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仅仅有阻力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从一个时代跨越到一个新的时代,缺乏的不是用新技术来赚钱的人。运用新技术来开天辟地,开启一个新时代新气象的,如果仅有功利性的思维,那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热潮中企业的功利性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xd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