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用大量的笔墨介绍了自己在医院生活的时光。他的思绪在中国童年的记忆里四处寻找,最快乐的莫过于捕鱼,记忆里的捕鱼情景像是万花齐放一样壮观。记得在某个综艺中他提及自己的幼年,笑声控制不住地流露出来,听的人也很直接就感受到了快乐。
在“巴金很好的走了”这一部分,我再一次对巴金有了很深的理解。余华写巴金的《家》“不仅写下来家庭中成员的个人命运,同时也写下来那个动荡时代命运。这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一部作品和一个时代的关系”。当时封建社会对青年的摧残是那个时代抹不去的印记,它揭示了过去时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巴金的离去令余华难过,但他说了更多的是欣慰。因为巴金该做的都做了,该留下的都留下了,巴金写完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小说,他对自己思想和生活的修改都浓缩在了他的《随想录》里。这一代文豪虽然离去,但是留给我世人最好的回想。
余华是个幽默的作家,在“生与死,死而复生”这一部分,看着看着忍不住裂开了嘴。在医院度过的童年,也有很多趣味呀!他经常在炎热的中午,进入太平间睡午觉,在太平间感受炎热夏天里的凉爽生活。正常人会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许害怕,但是余华用海涅的诗句说“死亡是凉爽的夜晚”,他认为童年在太平间睡午觉是早已消失的童年记忆,也是文学。同时他也例举了生与死的例子,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生与死也合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