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十七回 代清廷赴德国谢罪,载沣浩然不跪显国威

第一十七回 代清廷赴德国谢罪,载沣浩然不跪显国威

作者: 经典老表 | 来源:发表于2024-08-26 07:15 被阅读0次

    话说,光绪帝受惑,认为义和团兵多善勇,忠义可靠,决定凭借义和团一举打垮列强,将洋人彻底超出国门。故,同时向英、美、法、德、日、俄等十一国宣战。

    义和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涌入北京。

    果不其然,正如陆锺琦所虑,义和团只是乌合之众,进京后,烧教堂及教宅,烧售卖洋货之店铺。大肆进行烧杀,见洋人就杀,并杀信奉洋教的国人,甚至使用洋货的也在劫难逃。

    一时间,北京城火光冲天,乌烟瘴气,百姓恐惧,人人自危。

    德国公使克林德乘轿前往总理衙门抗议,在经过东单牌楼时,克林德公然下令放枪挑衅,结果被其激怒的清军虎神营士兵开枪击毙。此事成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重要借口。

    义和团哪里会抵抗的呀,均如地鼠般瞬间遁形,逃得无影无踪。

    时至战败,清政府被迫接受列强提出的屈辱条件,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要求清政府惩办凶手,派出专使赴德国致歉,并在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碑坊。

    德国在《辛丑条约》的附加条款中要求大清政府派遣一位亲王去德国赔礼道歉。德国人指定载沣为最佳亲王人选,载沣不仅是铁帽子王,而且还是当今皇帝的亲弟弟,又是慈禧的亲外甥。有如此高贵的身份在德国人眼中看来才能体现清政府的诚意。弱国无外交,对于出使人选,清廷也只能听任德国的意见。

    对于这个意见,光绪帝虽颇为不满,但也只能任由安排,只是要求“必须得力之员赞助一切”。经过一番考量权衡,在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八日,清廷正式发布上谕,“命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德国大臣,以前内阁侍读学士张翼、正白旗汉军副都统荫昌为参赞官”一同前往。仍牵挂担心,光绪帝再次下旨叮嘱:“醇亲王载沣初次出洋,一切言动,诸宜谨慎。饮食起居,随时调护。并着张翼等悉心照料,妥慎赞襄。礼毕即行回国,仍将外洋风土人情,随地留心体察,而资阅历。”

    光绪帝从慈禧还政开始的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庚子之变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共亲政一十二年。未有建树,却战败并被要求赔罪。

    收拾败局,群龙无首,故慈禧再次出山,执掌朝政,大权独揽。成为“老佛爷。

    此时的载沣只有18岁,却肩负远赴德国代大清赔礼道歉的重任。

    1901年7月12日上午,载沣一行从永定门启程,下午到达塘沽,登上了轮船招商局的安平号海轮。7月15日,轮船到达上海。又换乘德国的拜安号轮船前往德国。经过一个多月的颠簸航行,8月23日到达瑞士西北边境靠近德国的巴塞尔。

    此次载沣出访是以亲王的身份去德道歉,所以对于礼仪问题十分在意。当时的清驻德公使吕海寰在载沣出使前就曾向德外交部询问会见的礼仪,德方突然通知吕海寰:“德皇在白厅坐见,王爷行三鞠躬礼,递书,致颂。切照臣下觐君礼节叩首。”而在到达德国后,德皇为了刁难和羞辱载沣,要求载沣向其行跪拜之礼。

    得知如此消息后,载沣尤记师傅陆锺琦不跪之教诲,且“中华为地球第一大国,原隰衍沃,民物蕃阜,固宜百国所垂涎。年来遍绘地图,辙迹及乎滇、黔、川、陕,其意何居?然而目前必无事者,则以俄、英、法、米四国地丑德齐,外睦内猜,互相箝制,而莫敢先发也。”载沣遂直接予以拒绝,他说:“宁蹈西海而死,不甘向德皇跪拜。大清王爷怎能在‘洋鬼子’面前下跪呢?”为此跪拜礼一事,双方交涉十天余。最终,德方妥协,允许载沣与其随从皆行鞠躬礼。

    9月4日中午,载沣在荫昌的陪同下来到了德国皇宫。载沣向威廉二世行三鞠躬礼,递呈国书,宣读致辞,表示深感抱歉,并表示“惟望大皇帝尽弃前嫌,益敦夙好,从此我两国共享升平之福,永联玉帛之欢,惟大皇帝鉴察焉”。面对一国亲王的“道歉”,德皇十分地傲慢,德皇威廉二世傲慢地坐受国书,发表答词也未曾起立,还措辞严厉地指责大清。

    醇亲王机智托词道:“去岁之事仅偶然,是昏庸大臣之失而误国家和皇上。此失非皇帝亦非太后之责,但是我们有管教不周之责。本王此来实为诚意道谦,望修两国世代交好。请旧事莫再提。”德皇领受。

    因是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外交场合,又比较年轻,载沣在交谈时有些结结巴巴(;载沣自小有一个紧张时就结巴的情况),表现并不算很好。但终是历经周折,载沣觉得这样已是“大局保全,国体无伤”。当日即电告北京“所有一切,均赖国家鸿福,俱臻妥协,堪慰宸念”。

    载沣到了德国,在完成“谢罪”使命后,载沣还在德国进行了一番游览,令他开眼看世界,亲眼看到西方军事的强大以及科技的发展,也更感受到大清帝国巨大差距。他见德国国力强盛,皇室的权力也很大,算是开了眼界。在德国逗留期间,就向德皇的弟弟威廉·亨利亲王请教德国强盛之道。亨利亲王告诉他:想使皇室强盛,必须要控制兵权。他暗记于心。

    载沣在德国期间的风度,得到外国人 “缄默少语,相貌清秀,眼睛明亮,腰板笔直,浑身透露出王族的贵气”的好评。

    谨记皇上谕“将外洋风土人情,随地留心体察,而资阅历”,并在离京前就接到美国等国家“顺访”邀请的情况下,载沣拟赴其它国家顺访。但被德国以 “除美、日与彼无涉,若往欧洲英、意、比,有违专诚之旨”为由拒绝。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八日,经过近一个月的参观游览,载沣一行离开德国。次日,仍在热那亚登船,照来路回国。

    载沣回国后,慈禧太后对他这次赴德之行的表现甚为满意。

    当时大清国内媒体对于载沣的这次外交,也是大肆吹捧:“五洲士女争相睹,俱道黄衣是圣人。破浪绥夷万里行,顿教戎马化承平。从今一代撑天柱,要仗吾王手自擎。”有不少人,更是把一十八岁的载沣称为一代贤王。

    日后,当陆锺琦得知醇亲王载沣在德皇面前傲骨嶙嶙,坚决不跪,表现出大清国的风骨,他为载沣之大无畏而骄傲,倍感欣慰。

    欲知陆锺琦外放为官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十七回 代清廷赴德国谢罪,载沣浩然不跪显国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an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