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人。”
这是十年前庞召华写在日记本上的一句誓言,也是她唯一的、一直践行的誓言。
庞召华是山东省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的骨干成员,自2011年参与公益以来,她带领协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我市的文明创建、脱贫攻坚、助残济困、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城市文明作出了贡献。
十年来,庞召华积极参与“爱心流动书屋”文化扶贫项目打造,每年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购买图书;2014年为了让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王家官庄小学10岁的王荣安心读书,庞召华连续一个月去照顾王荣高位截瘫的母亲,端水、喂饭,无微不至,为此她甚至错过了见最爱她的外公最后一面。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庞召华总会暗暗叹气,感到无比的遗憾。
那是2014年10月23日下午,和往常一样庞召华还在为王荣家的事忙碌着。早晨她去市场给王荣买了秋裤和一些日常用品,上午一直在照顾贺晶明,中午给母子俩做了午饭,下午又赶到了日照市第三人民医院看望王荣的父亲王远仓,得知他恢复不错,下周一就可以出院,全家团聚。随后,庞女士再次折回到王荣家中将王远仓的情况告诉给贺晶明,并且安慰她不要担心,王远仓很快就能回家。
下午4时50分许,还在王荣家忙碌的庞召华接到了母亲的来电。“母亲哭着说我的姥爷快不行了,因为老家非常远,路也不好走,母亲打不到出租车,让我赶快去接她。”
随后她开车从南湖镇王荣的家里赶回日照市区,然后接了母亲往姥爷家赶。335省道南湖镇路段因修路封路,她和母亲又折回日照改走高速,晚上6时30分赶到了姥爷家时,姥爷已经在半个小时前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在路上母亲都急哭了,我知道她心里想见姥爷最后一面,但母亲最终没能见到老人的最后一面,母亲的内疚、遗憾全都化作了泪水,看着嚎啕大哭的母亲,我心里特别难过,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我,如果我当时在日照,在母亲身边,带着她说走就走,就会让他们父女俩见上一面,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没有遗憾。”说到这里,庞召华流下了眼泪。
做志愿服务这么多年,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一直坚持做下去呢?是老人颤巍巍的身影?是孩子信赖的眼神?还是公益路上伙伴们相互鼓励的温暖?
庞召华说,公益路上,她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尤其是2013年陪后村镇的周飞奔赴北京圆梦的事,对她来说。记忆最深,冲击最大,受益最多。
周飞身残志坚的精神,对图书和写作的热爱,以及对身边人充满感恩的回馈,都让她感动和崇拜,2012年5月,庞召华所在的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决定帮助周飞奔赴北京,与他的文学指导老师和30位残疾朋友相聚,圆了周飞多年的梦想。2013年3月,周飞根据自身的经历创作出版的《轮椅上的飞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庞召华和志愿者们再一次陪同前往,这次的经历让她终生难忘。
他们傍晚出发,车子急驶在高速路上,一路上,志愿者们的心情和周飞一样无比激动,这次发布会,对周飞来说,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庞召华和志愿者们来说,见证这一殊胜的时刻,也是非常荣耀额事情,毕竟一路走来,周飞的坚持和不易大家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然而,没有任何征兆,车子突然熄火了,当时不在服务区,深夜的高速路上也找不到修车的地方。看着周飞焦急的眼神,担心天亮赶不到北京耽误了新书发布会,庞召华号召志愿者们下车推车。春寒料峭的夜晚,志愿者们顶着寒风,推着车子走了50米,没有反应,100米,还是没有反应,怕周飞着急,庞召华一边陪他说话,一边暗暗祈祷,别再让这个命运多舛的人承受太多的伤痛了,让他的梦想成真,让他的一切顺利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志愿者们满身是汗的推开车子,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那一刻,庞召华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善意的感召。那一刻,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在对的路上不断的坚持,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果实。
庞召华在日常走访时发现很多孤寡老人无自理能力,且无子女照顾,对他们来说,单纯的钱和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志愿者协会的兄弟姐妹们便萌生了做“爱心食堂”的想法。这样可以让无劳动能力的人得到真正的帮扶,解决他们最根本的吃饭问题。
2016年,在大家的努力下,日照市扶贫志愿者协会”暨“摆渡爱心食堂”揭牌仪式在莒县龙山镇北上涧村举行。而这,也是山东省首个以“精准扶贫”为宗旨,致力于开展扶贫济困,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等志愿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食堂来办以来,从一家到两家,直到现在的十五家,每一处食堂的开办,从建址到装修,从置办设备到购买菜品,从走访老人到招聘食堂做饭的大姐,点点滴滴都凝聚了庞召华和志愿者们的汗水和付出,食堂运转正常以后,庞召华每天除了自己的工作,闲暇时间就是去每个食堂转转,监督菜品质量,询问老人用餐情况,并每周去几趟大市场亲自采办食堂素材。
这份用心和付出,用庞召华的话说,源于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
如果说对老人的体贴,是源于一个摆渡儿女的敬老情怀,对于贫困女童的关注,更是源于一个母亲的爱心和责任。
走访过程中,庞召华发现许多贫困山区的女童普遍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养和行为熏陶,她们没有卫生意识,行为邋遢,相应的学习退步,自卑心强。
看着这些可爱的女童,庞召华心里特别难过,同是农村孩子出身的她这么非常心疼这些孩子们,她知道她们也渴望公主般的生活,她们也有自己美丽的梦幻梦想,她们也渴望高自尊的生活,但长期形成的家庭熏陶和思想灌输让她们失去了追梦的动力,她们如同失忆的天使,看着美好的未来却没有勇气鼓动自己的翅膀。
为了这些农村的女童也能拥有美好的生活,也能生活在健康幸福的家庭中,庞召华和她的团队打造了《成长女童青春期关爱项目》,利用自身的能力和团队的力量,走访48家山村女童家庭,对她们和她们的家庭做了认真分析,打造了与他们相符的帮扶计划,从改变女童的行为习惯和时间管理开始,让她们认识到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一个美好的未来所存在的因果关系,让她们爱上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适应了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孩子们的妈妈或奶奶都开心的说:真是奇了怪了,你们说的她都听,而且越来越懂事听话了。
庞召华知道,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改变一个家庭的习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她非常乐观的说:我就去做,每天不停的做,把当下的每一分钟做好,这就可以了。
说起自己的家人,庞召华充满了感激,多亏了家人的支持她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志愿服务。
“家里人都说,去做你想做的事吧!你做的都是好事,都是正确的事,我们相信你,也支持你”谈起家人,庞召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尤其是孩子,闲暇时间也经常跟着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女儿的成长和懂事让她感动。有一次,女儿的袜子破了,庞召华就顺手把破了的袜子扔进了垃圾桶里,第二天早晨起床,发现袜子被女儿捡了起来。洗的干干净净晾在了阳台上。庞召华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女儿说:“妈妈,那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没有袜子穿,我怎么能够嫌弃自己袜子破了呢?补一补还是能穿的。”女儿懂事的话语让庞召华眼睛湿润了,也更坚定了她公益路上走下去的脚步。
做公益10年了,大大小小的好事做的真不少,而关于公益的表彰,庞召华却少之又少。志愿者协会给她荣誉她“逃”了,市里推选优秀志愿者,她把机会让给别人,她说:“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不值得一提。”10年,庞召华把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公益事业,她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诠释着“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