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弗洛伊德〈一个幻想与未来〉第一章~第十章

弗洛伊德〈一个幻想与未来〉第一章~第十章

作者: 孤独的长跑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6:32 被阅读232次

    在他的晚年,弗洛伊德将注意力转向了社会方面,对文化、社会、宗教和哲学角度的人生意义有一整套见解,1927年,弗洛伊德71岁时,出版《一个幻觉的未来》,出席于因斯布鲁克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

    一、【文明的起源究竟是什么?文明究竟是沿着什么道路发展而来?文明面前有什么样的命运?文明注定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所谓人类文明,对此我的意思是说,人类生命从其动物状态提升以来、而且不同于野兽生命的所有那些方面—我不屑于对文化和文明加以区分一如我们所知,人类文明常常向观察者展示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包括:人类为了控制自然的力量和汲取它的宝藏以满足人类需要而获得的所有知识和能力;  另一方面它还包括:人类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调节那些可资利用的财富分配所必需的各种规章制度。  (但是,文明的这两种倾向并不是相互独立、彼此无关的,因为首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受本能满足的数量影响,而只有现存的财富才能使本能得到满足;其次,一个人在与另一个人发生联系时,他本身就可以起到财产的作用,由此另一个人可以利用他的工作能量,或者把他选做一个性对象;而第三,另外,尽管文明被认为是人类普遍感兴趣的一个对象,但每一个人实质上却又都是文明的敌人。①显而易见,由于人们不能孤立存在,因而为了使共同生活成为可能,文明所寄希望于他们的那些牺牲便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文明就必须对个体严加防范,它的一切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和要求都旨在完成这项任务,其目的不仅在于影响财产的分配,面且在于维持这种分配;确实,对于那些有助于控制自然和生产财富以抵御人类敌意冲动的一切,这些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和要求都必须予以保护。

    否则,人类创造的财富轻而易举地便可毁于一旦。另外,创造了这些财富的科学和技术也能用于毁灭这些财富。

    引入简单的理解: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社会平等程度。生存竞争的残酷造成动物之间只有野蛮,弱肉强食,而没有平等。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从不平等逐步向平等,从野蛮向文明过渡的历史。   野蛮与文明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概念。人类从动物分离出来后,一直在从野蛮向文明进化,人类发展史就是从动物到文明人的进化史。   从野蛮到文明是人类不断提高自己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消除愚昧,提高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从不平等到平等的人类持续发展的状态。

      二、【人类文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们可以首先认为,文明的实质在于为了获得财富而控制自然。还可以认为,通过在人类中公平合理地分配财富,就能把威胁文明的那些危险摒除在外。现在看来,强调的中心已从物质转向精神。决定性的问题是,是否能够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才能够减轻强加于人类的本能牺牲的那种负担,使人和那些必须保存下来的本能协调一致,并且为它们提供一种补偿。  从经济学转向心理学领域:

    三、【文明——本能的克制与压抑】  

    每一种文明都是建立在迫不得已的工作和本能克制的基础之上:  书中原文:为了保持术语的一致,我们将把一个本能不能得到满足的事实称为次“挫折”(frustration),把产生这种挫折的规章制度称为“禁律”(prohibition),而把产生这种禁律的条件称为“贫困”(privation)。 (第一步是在影响每个人的贫困和虽然不影响每一个人,但却影响群体影响同类甚至单个人的贫困之间做出区分。前者是最早出现的贫困,同时还伴随着产生这些贫困的禁律,文明—谁知道这是几千年以前的事呢?——开始把人和其原始的动物生存条件分离开来。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些贫困仍然在发挥作用,并且仍然是造成对文明持敌意态度的关键。  深受贫困之苦的本能愿望随着每个儿童的降生而获得了新生;有类人,即神经症患者,是用反社会性的行为对这些挫折进行反应的。在这些本能愿望中有乱伦、同类相食和杀人欲望。把这些愿望和另一些愿望等量齐观,这听起来似乎十分奇怪,因为人们联合起来以反对这些愿望,而对于是否容许另一些愿望存在,则在我们的文明社会中争执不休:但是,从心理学上讲,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文明对这些最古老的本能愿望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同类相食的愿望本身似乎受到人们的普遍反对—一而且在精神分析观点看来——已被完全摒除了。在反对乱伦愿望的禁律背后,还能看到乱伦愿望的力量!而在一定条件下,我们的文明仍然在实施杀人的愿望,并且确实仍然在发布杀人的命令。文明可能正在我们的面前发展着,有些我们今天虽然完全可以容许的其他愿望的满足,到将来却变得不可接受了,就像同类相食在现在是不可接受的一样。  引入理解:弗洛伊德着手分析文明的本质,文明是功利主义的,它要求清洁、秩序与节俭,与个人的自由对抗。文明的发展也似乎是一个忽略人性的特殊过程,它强加给人们去升华本能,做到完善。文明要求性欲与攻击性倾向做出牺牲,现代文明只容许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最后的持久结合;性欲作为一种为自己寻求快乐的根源,是文明所不能接受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它只追求快乐和满足,其中最重要的是性欲望和攻击欲望,而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正是源于对这种本能冲动的压抑和克制。  

    提问:人类是以牺牲本能来满足了文明吗?在文明下本能如何升华?

    四、【文明中的——超我:道德水平,社会存在感】

    外部的强制逐渐内化,这是因为有一个特殊的心理机构,即人的超我,把它接受下来,并把它包括在文明的禁律之中。  ①每一个儿童都会向我们展示这个转变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使儿童成为一个道德和社会的存在。超我的这种力量是心理学领域中的最宝贵的文化财产。  如果一种文化还没有超越某一限度,在这一限度之内,一部分人的满足要依赖于对另一部分人、或对大部分人的压迫—在目前的一切文化中都是这种情况—那么,被压迫者就会对这种文化产生强烈的敌意,虽然这种文化只有通过他们的劳动才能存在,但他们分享的文化财富却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被压迫者并不期望这些文化禁律内在化。相反,他们非但不打算承认这些禁律,反而意欲毁灭这种文化本身,甚至打算废除文明所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些阶级又对文明的敌视如此显而易见,以至于引起了各社会阶层的更潜在的敌意,虽然这些社会阶层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不必讳言,一个使这么多人感到不满、并驱使他们起来造反的文明社会,既没有长期存在下去的前景,也不应该有长期存在下去的希望。  一个文明社会的戒律发生内在化变化的程度,如果用流行的而非心理学的语言表述的话,那就是:文明社会中人的道德水平,并不是评价一个文明社会的价值时所值得考虑的唯一的心理财富。除此之外,在理想和艺术创造方面都有文明的财富—也就是说,从那些资源中都能获得满足。

    五、【文明中的——自恋的满足】

     人们极易倾向于把文明的理想—把对于什么是所达到最高成就和最值得人们奋力追求的成就的估计——包含在文化的精神财富中。乍看,好像文明的理想能决定这个文化社会的成就;但实际的过程却好像是,通过把文化的内部财富和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第一批成果,而文明的理想就是建基于这一批成果之上的,于是,理想便以这第一批成果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理想给文明社会的人所提供的满足是自恋性质的满足,是对已经成功获得的一切感到洋洋自得。要想获得完全的满足,就需要对旨在取得不同的成就和达到不同理想的其他文化进行比较。凭借这些差异的力量,每一种文化都有权藐视其他文化。这样,文化的理想就成为不同的文化社会之间产生不和与仇恨的一个根源,正如在各个国家中所最显而易见的情况那样。  

    六、【精神分析揭示:宗教形成的动机】

    在恋父情结和人的孱弱无助与需要保护之间,存在一种联系: 根据情感依附(依恋)类型所做的对象选择,在那里,力比多遵循的是自恋需要的道路,并使自己依附于能保证这些需要获得满足的对象。这样,能使婴儿的饥饿获得满足的母亲,就成为婴儿的第一个恋爱对象,当然,也是第一个保护他免遭外部世界一切潜在危险的---我们可以说,母亲是第一个保护他免于焦虑的人。    

    母亲的这种(保护)作用不久便被更强壮的父亲所取代。父亲在儿童期的其他方面始终起着保护作用。但是,儿童对父亲的态度往往带有种特殊的矛盾心理的色彩。父亲本身往往形成对儿童的一种危险,或许是因为儿童早先和母亲的关系所致。因此,儿童既害怕父亲,又想念和敬佩父亲。 (这种在孩子对父亲的矛盾心理中所表现出来的迹象,正如在《图腾与禁忌》中所表明的那样,深深地印刻在每一种宗教中。当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发现,他注定要永远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帮助他对付奇异强力的保护人,他是绝不可能生存下去的,这时,他就向这些强大的力量赋予了属于他父亲的那些特点;他亲自创造了他所恐惧的神灵创造了他寻求得到抚慰的神灵,创造了他要把对自己的保护作用委托于它的神灵。由此可见,他对父亲的想念是一种和他想得到保护以免导致孱弱无助的需要完全一致的动机。这种使儿童免于孱弱无助的保护,就是把其性格特点赋予成人对他所认识到的这种孱弱无助的反应—这种反应恰恰就是宗教的形成。)

    七、【文明发展中宗教发展意义】  

    弗洛伊德做出假设,人类使自然力量具备父亲的特征,把自然的力量变成了神,诸神身兼三任:它们必须驱除对自然的恐惧;必须使人和自然协调一致,特别是像死亡中所表明的那样;它们必须补偿文明的生活所强加于它们的痛苦和贫困。  人类需要忍受自身的孱弱无助,从而产生了这些观念。每一个神灵背后那个父亲作为他的核心,通过人与上帝的关系就能重新找到人类儿童时期与父亲的关系那种亲密性和强烈性。  

    宗教对于个体来说,它对人心灵的慰藉作用是巨大而深远的,九其是在个体的生死迷惑中,宗教更从终极关怀的层面,给人以无法用其他方式替代的慰藉。这也许是宗教得以长期存在的最内在的心理根原。

    八、【幻觉与妄想】

    假如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宗教观念的心理起源,这两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作为教诲而公之于众的这些宗教观念,并不是经验的沉淀物、也不是思维的最后结果:这是一些幻觉,是人类的一些最古老、最强烈和最迫切愿望的满足,其威力的奥秘就存在于这些愿望的力量之中。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童年期孱弱无助这一令人恐惧的印象,使人产生了寻求得到保护的需要—这是通过爱而得到的保护—这种保护是由父亲提供的。人的孱弱无助终生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使人必须依赖于一位父亲的存在,但此时所依赖的已是一个更强大的父亲了。神圣的上帝所实施的仁慈的统治会减轻我们对生活中各种危难的恐惧;道德世界秩序的建立会保证正义要求的满足,这在人类文明中常常是无法实现的;在未来生活中人类寿命的延长会为这些愿望的满足提供一个局部的、暂时的框架。  例如:儿童是没有性欲的生物(这是精神分析已经予以毁灭性打击的信念),我们可以把这些国家主义者的观点描述为一种幻觉。这些幻觉的特征在于,它们产生于人类的愿望。在这一点上,幻觉很接近于精神病的妄想(delusion)。但是,妄想除了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之外,妄想和幻觉是大不相同的。 在妄想中,我们强调它们和现实的矛盾是最基本的。幻觉却不一定是错误的,这就是说,幻觉不是不可实现的,也不是与现实相矛盾的。  

    九、【宗教教义作为神经症的残余】  

    作为教诲而公之于众的宗教观念,是一些幻觉,是一些人类最古老、最强烈和最迫切愿望的满足,其威力的奥秘就存在于这些愿望的力量之中。人类终生孱弱无助,认识到这一点,就使人必须依赖于父亲的存在,但成年后依赖的是一个更强大的父亲,神圣的上帝。  宗教就是人类普遍的强迫性神经症;和儿童的强迫性神经症一样,它也产生于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产生于和父亲的关系。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话,那就可以设想,随着成长过程的不可避免,脱离宗教也一定会发生的,而且我们发现自己正处在这个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宗教在一种至福极乐和幻觉紊乱的状态下,包含着一种充满渴望的幻觉体系和对现实的否认。

    十、【科学】

    我们相信,科学研究使人类对现实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借助于这种了解,我们就能力量大增,而且根据这种了解,我们还可以安排我们的生活。如果这种信念是一个幻觉,那么,我们便处于和你一样的境地。  可是,科学已经用她那丰富多彩的巨大成功向我们证明,科学并不是幻觉。科学有许多公开的敌人,更有许多暗藏的敌人,由于科学削弱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并上且成胁要推翻宗教信仰,因此,这些公开的和暗藏的敌人绝不会宽恕她。科学会因她授知我们甚少而受到谴责,会因她留下的无比巨大的研究领域尚未得到解决而受到谴责。但是,在这一点上人们往往忘记科学是何等的年轻,忘记科学之初曾经多么困难,忘记自从人类的智力强大到足以完成她所设置的各项任务的时间是何等短暂。在把我们的判断建立在如此短暂的时间方面,我们不会全都错了吧?    我们应该把地质学家培养成我们这个样。人们常常抱怨科学的不可靠性——今天科学所宣布的一个规律常常被下一代当作错误的规律,并被一个新的规律所代替,而这个新的规律的公认的合法性也不会维持太久。但是,这种说法是不公平的,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不正确的。  科学观念的转变是发展,是渐进,而不是革命。一个最初被视为普遍有效的规律,却被证明是更全面一致性的一个特例,或者受到另一个直到后来才发现的规律的限制;  (首先,我们的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的心理结构(mentalapparatus)—恰恰是在试图揭示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一定在其结构方面认识到了某种程度的得计之处。其次,我们的心理结构本身就是我们意欲研究的这个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欣然准许从事这种研究。第三,如果我们把科学研究的任务局限于表明,由于我们的组织机构的某种特性的存在而使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那么,科学研究的任务就被完全抹杀了。第四恰恰是因为获得这些发现的方式,科学的最终发现,不仅取决于我们的组织机构,而且取决于影响该组织机构的那些因素;最后,如果不考虑我们的感知觉心理结构,那么,关于世界的性质问题就是一种空洞的抽象,而毫无实际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弗洛伊德〈一个幻想与未来〉第一章~第十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od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