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4.6.19)
《期末工作安排》已经发布。如何对待?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安排优先,不易改动。既是《期末工作安排》,原则上,已有设置,不再更改。因此,所有成员,对待该《期末工作安排》要保证严肃性。遇到在安排之后出现的其他活动或者会议,要秉持期末工作安排优先原则,思考和协调不同工作,确保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也能兼顾各项工作的同步开展。
设法替代,确保参与。在《期末工作安排》推出之后,再出现的其他活动或者会议,可能会涉及到部分人员。怎么协调?
首先,因此失彼不符合工作要求。所以,在同时有两场活动需要参加,但是线下只能参加一场活动的时候,就必须提前为另外一场不能参加的活动做好准备。
本学期期中家长会,姜正清老师不能到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就提前把要与家长分享的内容录制好视频,在家长会当天,请其他老师分享给家长们。试想,当老师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家长会,想这样的办法对待班级管理,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会持什么态度,会作如何评价?
这是一种用线上替代线下,确保能够及时交流和沟通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值得所有在期末计划面前面临选择的同伴借鉴和学习。
由点到面,细化安排。以校区为单位,各个部门要以部门为单位完成或者组织全体教师共同完成的工作已经汇总在一张表格当中,那么,是不是凭借这样一张安排表,就能保证各项工作都能有效完成了呢?不然!接下来,各个部门还需围绕计划,对每一项工作再做细化和完善。
首先,要明确流程。比如,25日要举行质量分析会,包括两场,第一场以学科为单位,分成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会场,聚焦各自所教学科进行质量分析。每个会场,都由教研组长主持,各个学科组长先后汇报和交流本备课组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在此之后,再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由教导处主持,各个教研组长开展学期质量分析。凡有专职教师担任学科教学的学科教研组长都需发言。向全校老师汇报一个学期以来,本学期围绕学科教学和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
再比如,26日上午要举行中层述职。哪些人员参与述职?述职顺序怎样安排?哪些人员参与活动,听取述职?有没有总结?谁来总结?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和安排妥当。
其次,要明确事务。围绕一场活动。架构起活动流程之后,还要安排好拍照、报道等相关事务性工作。
一份《期末工作安排》,只是一个骨架,还有相当的补充工作需要继续完成。唯有之后的工作能够跟上,骨架才能丰满起来,《期末工作安排》才能真正落地成为现实,以一个又一个工作的完成助推学校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于是,在《期末工作安排》推出以后,邀请大家继续思考……
----2024年6月19日,写于桂山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