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节课老罗回答了两个问题。
Q1:每个创业者在公司运营时都会遇到资金不宽裕的问题,你认为哪些经费是可以省的?哪些是坚决不能省的?为什么?
创业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尤其是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能想到的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要么增加收入,要么减少支出。创业公司在节省打印纸这种小问题上纠结,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所以开源节流,最重要的还是开源。从这个维度看过去如何增加收入,比如何减少开支要重要得多。
但如果真的要收钱的话,可能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员工人数。人力成本一旦上去了,我们所要负担的东西就非常大。所以在招人这一块,我们一定要把目标给卡死。
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创业者和已经招进来的员工会非常辛苦。不过如果人员相对充足的话,在资金这块想成为一个非常大的负担。
至于哪些经费是不能省的,老罗强调,在招人才这方面经费坚决不能省!根据二八原则,这个社会是由20%的精英群体和80%的普通群体,然后由这20%的精英群体带着80%的普通群体往前走。
所以如果你要招聘的是那20%的精英群体,这个时候钱绝对不能省!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人才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总会有例外情况。比如说你要招的这个人,他在能决定你公司生死的关键时刻来到你公司,比在你公司正常运行普通状态下来到你公司,你所给出的薪酬是很高的。
但这样做存在一个隐患,那些能力一样却在公司不同时刻来到公司而得到不同薪酬的人,就会涉及到一个人才对待公平性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后续会详细讨论。
Q2:怎么在创业初期建立自己的技术屏障,避免被资源更强势的大厂商抄袭想法,以及比自己更早量产?
对于普通的创业公司来说,确实存在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总担心自己想出了一个点子或创业的一个方向,一旦被大公司知道,然后立马被抄袭,甚至比你更快的推出市场。
事实上大可不必。因为可能存在的情况是,比你率先推出你这个产品的大公司,有可能是别人早在你做了一半的时候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只是你没有掌握这个信息而已,你还误以为别人是抄袭你。
另外就是,在一个大公司里面,如果是一个中层的领导在负责和你创业方向一样的项目,由于大公司里面产品线比较多,如果不是创始人,只是中层领导在带着,他能争取到的资源以及做事的流程,远远没有你一个小创公司高效。从这个维度来看,他能推出这个产品的效率还没有你高。
排除这两种情况,那你就只能自认倒霉,根本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
此外关于技术屏障,如果说之前你在科研机构或者是学院里面带出几个技术性人才合伙一起创业,创业初期可能是有一些技术门槛。所以如果有大公司抄袭你,不管是时间还是成本上,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然的话所谓的技术平台,只要大公司盯上了,基本上都是死。
最后补充一个内容:很多人都误以为在硅谷那些小创公司做出的产品一般不会被大公司抄袭,通常都是会被他们收购。其实这是一种非常肤浅的理解。
说白了,决定大公司去抄袭或者是收购,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估算他们的成本。如果说收购的成本比较小,那么他们就会选择收购,诚然,如果抄袭的成本比较小,自然就会去抄袭。
所以在现如今的中国,我们看到的情况就是大多数公司都是愿意用收购的方式,而不是抄袭,这是完全符合商业利益和成本核算的原则。
备注:上述观点和内容均整理于得到专栏:罗永浩的创业课。课程简介如下。

网友评论